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山西現代農業發展紀實:用特色續寫強和富

發佈時間:2014年03月21日 08:16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吳晉斌 馬玉

  2014年2月,乍暖還寒,山西省農村工作會在太原召開。今年春天裏的這個會議開得既務實又低調:規格高——省委書記、省長蒞臨主會場作報告,報告短小精悍;形式節儉——各個地市本着節省的原則在分會場出席會議。

  會議文件上的三個簡單數字反映了2013年山西三農的不凡業績。但是繁華背後,山西三農工作者的艱辛和奮鬥卻鮮為人知。

  131億公斤:山西人飯碗裏盛滿山西糧

  2013年,不是糧食主産區的山西,糧食總産達到131.3億公斤。歷史上首次突破130億公斤,實現糧食生産“四連增”,連續四年超百億公斤、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

  這意味着什麼?

  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每年人均糧食370公斤,是一個明顯的界限,達到這個水平,就能夠基本滿足食品消費需要。按山西3600萬人口來看,突破130億公斤意味着山西糧食實現了緊平衡,為中國糧食安全貢獻出超常的份額。

  這意味着什麼?

  山西十年九旱,自然生産條件惡劣。尤其是去年,冬春連旱、春寒凍害、玉米粘蟲害等自然災害頻發,更給山西糧食生産雪上加霜。

  據山西省農業廳派出的調查組對當時的小麥主産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小麥墑情處於重度乾旱。這對夏糧主産區之一的山西無疑是一記重創。

  面對持續旱情,省長李小鵬等省政府領導帶領農業、水利、財政等部門一把手到一線現場辦公,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抗旱工作:安排1000萬元用於小麥主産區泵站和水利工程維修;安排3000萬元,實施高揚程灌區農田灌溉補貼;對抗旱農機實施約30%的補貼,以確保受旱麥田得到及時灌溉。

  這拉開了山西“一抗兩保”的大幕:推廣地膜覆蓋,安排10萬畝膜下滴灌示範工程,每畝補助1000元。分派百名專家萬名農技人員送科技下鄉,因地制宜制訂方案,科學指導抗災工作。

  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夏糧的減産程度。隨後,山西實施了“以秋補夏”增糧工程。山西糧食直補、生産資料綜合補貼資金達34.5億元,省財政還安排了1億元專項資金對種糧大戶實行獎補。政策的落實,不僅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也使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

  同時,擴大復播玉米麵積50萬畝,對450萬畝以玉米為主的糧食作物地膜覆蓋技術進行補助,技術推廣面積增加了100萬畝。推進糧食高産創建,在11個市的77個縣建設糧食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235個,建立省級糧食作物萬畝、千畝高産示範片60個。加大對玉米、雜糧等糧食作物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力度,新增地膜覆蓋面積200萬畝,每畝補貼30元。加強大秋作物田間管理,做好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

  政策落實、科學防治、資金髮力,山西糧食産量不減反增,首次突破130億公斤,比上年增産3.87億公斤。這意味着,每一粒山西産糧食都是山西三農工作戰線的幹部群眾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而來。

  1056億元:企業主體引領加工銷售超千億元

  2013年,山西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56億元,同比增長29.4%。值得關注的是,較2010年510億元的銷售收入翻了一番。

  這意味着什麼?

  2012年4月13日,山西省農産品加工暨特色農産品發展政企銀合作洽談會在太原召開。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有個內部講話,首次提出了山西現代農業經營的主體公司化企業佔據主導位置,指出這是個觀念問題也是思想解放問題,是山西的特殊情況決定的。

  這個時間節點,比2014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農業龍頭企業是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之一早了21個月。

  此前更早的2012年1月,履新不久的郭迎光就給山西農業發展精準定位:“放在全國市場的天平上稱一稱,小雜糧産業和雁門關生態畜牧業是山西獨有的兩大王牌,最有可能做大做強。”

  2013年,山西省立足特色優勢産業,繼續實施雜糧、畜牧、食醋、幹鮮果等七大産業翻番工程,通過資金、融資、人才培養等手段分類實施産業振興工程。

  一企一策、一業一策等方式創造扶持環境,五次省級政府協調會,累計為釀造業、禽業等重點産業紫團公司等20個重點企業協調解決用地、用電、信貸、擔保、稅收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今年年初,省級對175個重點項目給予5025萬元的貼息扶持。下半年,對158個重點項目及禽類骨幹企業項目給予12204萬元的貼息扶持。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安排9000萬元對83個重點項目進行了投資扶持。

  今年5月山西還舉辦了全省現代農業項目與銀行、企業對接會,18家銀行與龍頭企業簽訂信貸協議,信貸金額達338億元。

  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養和産業環境的培育,成為山西農産品加工業連續5年保持20%多增長速度的引擎,同時也孵化出企業與農民建立一體化利益機制,帶動了主導産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7154元:農民收入連續四年兩位數增長

  2013年,山西農民人均收入再次刷新出7154元的新成績。這個成績是在煤炭工業下行的大勢中取得的;也是山西農民收入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連續三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的結果。

  2009年,山西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244元,四年裏山西連續跨過5000元、6000元、7000元。

  逆勢而進的數字背後是山西通過産業增收、勞務增收、政策增收、幹部包村增收等一系列政策換來的。

  2011年,山西省第十次黨代會將“十二五”確保農民收入翻番列為全省“三農”工作的核心任務。履新不久的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提出,用産業翻番來支撐農民收入翻番。

  伴隨於此是政策與資金的組合、發力。自2009年以來,山西新增每年出臺10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新增補貼資金10億元。目前累計出臺60項,資金超過60億元。從2010年起,山西陸續開展領導幹部下鄉住村包村活動,對口幫扶貧困村,實地扶持農村産業、指導農民致富。截至目前,活動共投入幫扶資金36.1億元,幫助包點村新上項目1.5萬多個。

  同樣增加的是山西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從2010年的201.92億元到2012年的907億元。自上而下的規劃、政策、資金、措施推動山西農民收入步入增收的快車道。

  131.3億公斤、1056億元、7154元三個簡單的數字一頭講述的是山西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迎來的新春天,一頭溢出的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和廣大三農工作者對三農的真感情。

熱詞:

  • 糧食直補
  • 富農政策
  • 特色優勢
  • 特色農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