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艷玲
按照往年的慣例,過了正月,四川省廣元市農民王召國又要重新奔赴繁榮的大都市,為養家糊口努力尋找工作。但今年,他卻拒絕了同村工友的邀約,拿定主意要留在家中。王召國説,他可不是吃不得背井離鄉的苦,而是瞅準了創業機會,打算大幹一場。
在廣元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回鄉創業。原因何在?
找準突破口
處於川陜甘三省結合部的廣元市,全市戶籍總人口314萬人,農業人口超過2/3,是傳統農業大市。“每年,廣元全市有近百萬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廣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田誠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廣元連西南接西北、通江達海的交通樞紐中心位勢逐漸形成,工業園區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初步形成了畜禽加工、糧油和農副産品加工等産業集群。“充裕的人力資源為廣元工業的迅猛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農民工回鄉發展的意願也更加強烈,但同時為充分就業帶來了壓力。”田誠説,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突破口。
2012年,廣元市被批准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廣元市委、市政府將其作為民生工程納入縣(區)委、政府和市級機關部門綜合目標管理,成效顯著,受到國務院表彰。
2013年,全年新增創業者6503人,創業帶動就業19121人,同比分別增長5.7%、11.9%,創業對新增就業的貢獻率達56.2%;個體工商戶10.4萬戶,私營企業8021家,同比分別增長5.6%、9.44%。
抓住發展新機遇
從廣元實際出發,借鑒友鄰市州經驗,廣元提出了以縣區、鄉鎮(街道)層層創建規劃為引領,以構建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考核評價五大體系為支撐,以重點發展1~3個産業為依託的“1+5+X”的創建模式,其中,特色産業“X”是推動實現創業的落腳點。“為了推動創業項目與當地産業發展相結合,創業培訓緊密結合特色産業,在認真研究當地産業發展規劃,充分分析論證創業條件,確定符合地方特色産業的創業項目。”廣元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肖莊表示,劍閣縣的劍門土雞、蒼溪縣的紅心獼猴桃、朝天區的核桃都是可以進一步發展的優勢産業。
根據當地對特色産業的規劃,來自昭化區文村鄉的大學生黃茂林和張霞夫婦辦起了肉羊養殖場。“廣元飛揚職業培訓學校在鄉里組織開展的創業培訓課正是關於養殖業的,為期10天。從市場到技術都學到不少知識。”黃茂林説。
而且,通過創業項目與扶持政策的結合,對倡導的創業項目重點給予政策傾斜,對需要創業資金的,優先給予小額創業貸款貼息和擔保;對參加創業培訓的,及時給予培訓補貼;對實現創業的,優先給予創業補貼;對吸納就業符合條件的,優先給予崗位、社保補貼。可以預見,以此為杠桿,廣元農業將匯聚更多社會資源,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搭建創業快車道
去年8月,廣元市利州區龍潭鄉和平村村民王召國收到村裏發來的短信,鼓勵他返鄉創業,推薦的項目包括農家樂、生態養殖、QQ農場等。“當時心裏一動,和家裏人商量後,都覺得可以試一試。”在外務工多年的王召國説。
但真著手創業了,王召國卻找不到頭緒。原本想好要開農場,但自己既沒資金,又無從業經驗,返鄉沒幾天王召國就打起了退堂鼓。這時,社區的“創業諮詢專家志願團”送來了《公共創業服務手冊》,並對創業過程進行指導。通過社區組織的創業培訓,王召國對財政補貼、創業扶持政策等方面有了了解,村裏又安排一名創業成功的“土專家”司茂陵當他的“領路人”,讓他了解農場的創業模式。很快,王召國將土地、房産、林地作抵押,有了啟動資金,完成了工商註冊登記,申請到了小額擔保貸款,“梨園春色”QQ農場很快正式掛牌成立。
利州區委書記趙文嶠介紹説,為了鼓勵群眾創業,利州區把創業公共服務延伸到每個村社,真正讓創業“火”起來。目前,廣元已建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9個,創業服務指導站245個,創業服務窗口760個,實現創業公共服務城鄉全面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