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基因組最早被美國科學家成功測序:
2009年11月19日,美國研究人員宣佈,他們已經完成了玉米的全基因組測序工作,這一成果有望用於培育更高産的玉米品種。
來自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亞利桑那大學等機構的150名研究人員,以代號為B73的玉米品種為研究對象進行測序,歷時4年多完成了這一項目。
結果顯示,玉米共有10對染色體,約3.2萬個基因,23億個鹼基,是目前已測序的植物中基因數量最多的品種。相比之下,水稻基因組的規模要小得多,僅有大約4.3億個鹼基對。
測序還發現,玉米基因組中85%的鹼基序列是重復的,在玉米的27個自交係中出現了數百萬個基因變異。
玉米全基因組選擇973項目將為培育高産優質玉米提供新技術:
現代遺傳學、育種學和生物技術的綜合應用為玉米新品種培育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但目前的分子育種技術主要針對少數質量性狀基因位點,對玉米産量和品質等多基因控制的複雜數量性狀尚無有效的分子育種體系。
為此,該項目將針對玉米産量和品質性狀的形成,在全基因組水平上解析玉米産量和品質性狀的遺傳基礎,揭示影響玉米産量和品質性狀形成的基因調控網絡,建立玉米産量和品質性狀的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模型,為培育高産、優質玉米新品種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
這些創新性的理論成果將直接應用於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實現育種理論和關鍵技術突破,提升我國玉米育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