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冰封雪覆蓑草斜陽的冬日午後,依然可以清晰嗅到黑土地上現代農業的濃郁氣息:在吉林省榆樹市郊附近一片白雪覆蓋的廣袤土地上,陽光下,銀光閃閃的指針式噴灌機靜靜佇立田間。春日裏,當這部“四跨”的小巨人大顯身手時,轉上一圈,週遭25公頃的黑土地就可完成一次灌溉。
在農安縣陳家店村農機合作社高大寬敞的庫房內,一排排齊齊整整的農機具頗讓人震撼,有現代化大工廠的氣派。“我們合作社一共有48台農機具,都是最先進的。播種機免耕,秸稈直接還田。收割機一天能收8公頃地。” 村黨支部書記林青遠説,這些機械有收割2500公頃地的作業能力。
“穿著白T恤悠閒地站在地邊,看著免耕播種機一天就把地種了。種肥一條龍,比傳統耕種方式節約差不多一半的錢。科技種糧,産量提高太多了,現在一坰地能打到2.5萬斤左右。”遠近聞名的“玉米王”長春九台市龍家堡鎮二道河子村村民王晶這樣説。
資料顯示,長春種植玉米,是清中葉由冀魯等地農民“闖關東”時引入的。那時,耕作粗放,産量不高,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身汗一腳泥,平均每公頃産量才3200多斤。
“這些年,科技大顯身手,農民種糧由粗放向精細轉變。農機裝備服務水平提升,生産力提高。”市農委主任王立學介紹。
近年來,長春市重點推進了糧食重大增産技術的集成應用,全市農業科技普及率達98%以上,農作物優質高産綜合配套栽培技術推廣在80%以上,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100%,增産效果十分明顯。
借助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東風,長春市農機裝備水平這些年也快速提升。農機總動力已經達到550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8萬台,全市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5%。
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同步跟進。2013年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已達1000多個,農機維修網點近2000個,鄉村農機服務從業人員猛增到30多萬人,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力軍。
“秋翻深一寸,頂上一茬糞”。秋季機械深松整地作業,是長春市農機化工作的一項重大創新,也是長春市增産30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的核心舉措。
長春市從2008年開始實施這一工程,率先在全國基本實現宜機耕地三年基本深松一遍的目標。通過深松整地,使土壤耕層結構發生改變,土壤理化性狀得到改善,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能力增強,耕地産出能力明顯提高。
近幾年,長春還著力推廣試驗新興技術,2013年,落實省裏統一部署的高光效新型栽培技術,建成高光效示範田49.32萬畝;著力發展適應性農業,由被動抗災向主動避災轉變。在乾旱地區普遍種植耐旱作物和品種,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農業生産力在發展,生産關係也在調整,互促互進中提升著土地的産出能力。在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的基礎上,這些年,長春市的土地集約經營不斷推進。家庭農場、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越長越快,種田能手、種田大戶、知識型技能型新農民不斷涌現。
現在,全市有註冊家庭農場310個,50畝以上準家庭農場411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545個。為促進規模經營,長春市還全面啟動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起縣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5個,鄉級77個。目前,全市流轉土地面積佔到總耕地面積的21%。
林成網田成方
地肥水美稻花香
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2008年增長13.6%,全國每60斤糧食中有1斤産自長春
副市長陳巳説,最喜歡在飛機上俯瞰長春,林成網,田成方。黑土地美不勝收,讓人心情愉悅舒暢。
“這些用防護林隔成的農田,一個格25公頃,有效地減少了風蝕,可以欣慰地説,這些年,長春的黑土地保護得還是比較好的。雖然老工業基地財力有限,但是在農業投入上,市委、市政府還是很舍得的。”
市政府曾兩年拿出3億元搞水利化和機械化配套,把長春市的雨養農業建成灌溉農業;高標準建設了榆樹、農安兩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投資6.2億元啟動建設了8大類16個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成120個萬畝糧油高産示範片。2013年,在榆樹市、農安縣的旱甸子地上各建起一個農用機場,未來,農用飛機將在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方面大顯身手。
舍得換來收穫。這些年,腳踏車輪的“汽車城”長春糧食生産取得跨越式發展,穩穩扛起了沉甸甸的“糧袋子”:
糧食商品量、商品率等指標多年居全國大中城市之首,全國每60斤糧食中就有1斤産自長春。其所轄縣域五個縣(市)區均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其中被喻為“天下第一糧倉”的榆樹市曾連續摘得全國産糧大縣“狀元”桂冠。2013年,長春市糧食生産實現十連增,産量再創歷史新高——196.87億斤。
扛起“糧袋子”不容易,扛穩“糧袋子”更不容易。要真金白銀地投入,要跨過“産糧大縣,財政窮縣”的坎,要拒絕種植更加具有含金量的經濟作物的誘惑,要克制“無工不富”漂亮GDP成績單的衝動……
榆樹市弓棚子鎮黨委書記講了這樣一件事:2011年,有一家外資企業要投資1.5個億上一個複合肥項目,但條件是多要地。我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榆樹市有著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是要産糧食的,不能為了短期利益、眼前利益,浪費我們的土地。”
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長春市執行了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出臺了許多“硬杠杠”:招商中佔地多、效益低、污染重的工業項目予以堅決剔除;推進農業規模經營必須以保證糧食種植面積為前提;土地流轉決不能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每年,縣(市、區)與市裏要簽訂糧食生産責任狀,把糧食生産作為考核縣(市、區)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針對目前正在蓬勃興起的家庭農場,長春在國家已有標準外,又加了項硬指標:種糧必須在80%以上。
“這些年,長春在城市發展路徑上實行了農産品主體功能區戰略,守護黑土地,並且把其中的90%用來種糧。”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介紹,2013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68萬畝,比2008年增長13.6%。今後,長春市將繼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十二五”期間全市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要力爭實現200億斤的階段性水平,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
糧食由“包袱”
向“財富”轉變
農産品加工業成為第二大支柱産業,年産值達到1570億元
京糧集團古船米業榆樹公司是一個30萬噸稻米加工、倉儲、物流基地項目。産業鏈拉長,品牌附加值高,帶動就業,效益可觀。與效益相伴的是煩惱——企業在生産過程中每年還要産生近10萬噸的垃圾——稻殼和米糠。
現在,這些“煩惱”變廢為寶。它們通過管道被直接輸送到“鄰居”吉林省凱禹公司的原料庫。這個公司通過與吉林大學的技術合作,可以將這些垃圾通過深加工,生産納米二氧化硅和活性炭等高附加值産品。再有剩餘的,則被用作為榆樹周邊畜牧業發展原料了。
在榆樹市的同一個開發區內,同一個版本的場景也在上演著。中糧生化能源榆樹有限公司玉米深加工過程中産生的玉米糠,也正順著管道來到荷蘭帝斯曼集團投建的生産線上,用於生産醫藥中間體的原料。
對於長春來説,從前,這種農業現代化場面可是想都不敢想的。長期以來,“糧食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現實讓這些糧食主産縣處境十分尷尬。
“不能等靠要,要立足資源優勢,借助科技力量,拉長産業鏈條, 摘掉産糧大縣財政窮縣帽子,讓糧食變財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糧食生産。”長春市長姜治瑩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長春立足資源優勢,以工業思維謀劃農業,開始發力農産品加工業。
現在,大成、皓月、中糧等一批國內影響力較大的骨幹龍頭企業快速崛起。泰國正大集團、荷蘭帝斯曼集團、福建達利園等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落地長春,帶動了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了傳統農業産業鏈的延長,提高了初級農産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由傳統的種養業,轉型升級為産、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現代産業體系。
資料顯示,全市現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7戶、省級龍頭企業72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65戶。玉米年加工能力600萬噸的大成集團,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玉米深加工企業;肉牛年屠宰能力60萬頭的皓月集團,是亞洲第一大肉牛屠宰加工企業。
長春,已然不再就汽車産業一業獨大,糧食已從“包袱”轉化為“財富”。
2013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240元,比2008年翻了近一番。2013年長春市實現第一産業增加值342億元,農産品加工業年産值達到1570億元,成為長春市第二大支柱産業。在日前召開的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上,長春市提出:未來,要更加多上創新型、稅源型、就業型、生態型、民生型項目。
扛著沉甸甸的“糧袋子”,擎著“汽車城”糧食夢想的榮光、責任與擔當,長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繼續埋頭前行,奮發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