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艷玲
雖然離大春農忙還有一個多月,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綠川農耕技術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涂成元卻已經忙得不行。“現在正是拜訪老客戶、聯絡新客戶的關鍵時期。”涂成元一邊説著一邊從包裏拿出筆記本,本上記錄著客戶資料和拜訪計劃。涂成元口中的客戶正是糧食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村級組織等。
與涂成元不同,作為成都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業務主管的徐偉,今年的主要任務是要負責組織安排工廠化育秧。“我們不僅要向客戶提供農機服務,而且還要提供高質量的水稻秧苗。”徐偉説,根據合作社未來的發展規劃,工廠化育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今年安排專人負責相關事宜。
目前,豐收農機合作社的工廠化育秧項目已經有了眉目。“經過長時間的考察,我們已經選好了地方,正和村民商談流轉的事,今年的育秧面積我們計劃在50畝左右。”徐偉告訴記者。涂成元的客戶拜訪也初見成效。“目前有初步意向的服務面積已經有3000畝以上,估計今年大春能達到1萬畝。”涂成元説。
就在其他合作社忙於拓展業務時,成都大地農耕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秦洪君卻顯得十分從容,將主要精力用於農機檢修。“只有確保農機能正常使用,到農忙時才能不‘掉鏈子'。”秦洪君介紹,目前合作社有200多臺農機,主要包括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等。而對於市場,秦洪君為何一點兒不擔心呢?原來,合作社的業務範圍早已突破了農機服務,已經向種植領域拓展。“合作社在成都新津縣和邛崍縣都流轉了土地,目前種植面積已經達到4000多畝,主要用於水稻種植。”秦洪君説,“自己就是最大的客戶了。”
“新津是農機綜合示範縣,很多農機合作社的作業範圍早已擴大到周邊市、縣。”新津縣農業發展局副局長朱峰介紹,由於人力成本上漲,機械化服務越發得到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進行適度規模種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