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印
——記舞鋼市尹集鎮農技推廣站站長李國印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丁需學通訊員劉海軍文/圖
“中耕可以清除田間雜草,減少土壤水分和養分的無效消耗,增加土壤通氣、透水、保墑能力,還可以提高地溫,從而改善作物根係的生長環境……”2月20日,革命老區舞鋼市尹集鎮葦子園村南的麥田裏,一位農民模樣的人員一邊講解著麥田管護知識,一邊把一張張印有麥田管護知識的宣傳單散發給群眾。他就是該鎮農技推廣站站長、農藝師李國印。
身為河南省農學會會員、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會員的李國印,從1998年至今一直默默無聞堅守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一線,帶領全站農業科技人員為加快該鎮農業技術推廣發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的發展勤勉地耕耘著,一幹就是15年。其間,他曾有多次“跳出農口”的機會,可因熱愛而堅守。
勤學多思出成果,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
李國印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他根據尹集鎮土壤特點,主持研製的“裕豐”牌配方肥被該市科技局認定為“高新技術産品”,並形成了小麥、玉米測土配方施肥“營養套餐”,7年間,累計推廣20萬畝,增加糧食産量16萬公斤,節約肥料施用量120萬公斤。
身經實戰經驗豐,15年來,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數九寒冬,李國印堅持走村串戶,了解農情,普及農技,他的足跡踏遍了尹集鎮的每一個村莊,並輻射帶動舞鋼、西平、遂平三縣(市)的15個鄉鎮656個村。
有口皆碑成楷模,李國印在工作中踏實肯幹和認真負責贏得了農民朋友的尊敬,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2012年該市農業局號
召全系統向李國印學習。2004年~2013年多次被平頂山市、河南省科協評為“科技推廣先進個人”,先後獲得省市科普成果獎2項、科技服務獎5項、科技進步獎3項。
李國印與其他科技人員一起,通過不斷試驗、探索,總結出的“山地紅薯高産穩産新技術”,解決了山區紅薯産量低而不穩的問題,實現了高産穩産,2012年獲河南省科學技術普及成果一等獎。他帶領尹集鎮農民不斷更新小麥、玉米、紅薯等農作物品種,完善高産栽培技術,增強了當地廣大農民種田的水平,為尹集鎮糧食增産、農民增收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採訪結束時,記者問他從事農技推廣這麼多年,什麼事使他最高興時,他脫口而出:“看到金燦燦的糧食,我心裏最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