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魯
2011年春夏之交,陜西省子長縣正值村支書換屆之際,南溝岔鎮張家灣村卻“炸了鍋”。原來,連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50余載的老支書張金山,因年事已高、身患疾病,主動請辭退出村支書崗位。消息傳出後,村“兩委”班子極力挽留;村民紛紛登門請他繼續帶領大夥兒致富;縣、鎮人大主任、書記等相關領導也先後致電或當面挽留。最終,年屆古稀的老支書、陜西省勞動模範張金山,又一次全票當選。
打壩淤地四十余載
張金山出生在陜西省3大貧困山區之一的白于山區,黃土高原在這裡被洪水沖刷得溝壑縱橫,植被破壞嚴重。
張金山小學沒畢業就回村務農,1955年,張家灣村成立初級社,他被村民推舉為初級社社長;1957年,轉為高級社,他又轉為高級社長;1958年,村裏組建黨支部,他擔當起第一任村支書。從此,帶領父老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成為張金山畢生的追求。
村裏人多地少的現狀制約了農民擺脫貧困的腳步,只有增加耕地,農業發展才有保障。説幹就幹,這一年,他扛起鋪蓋卷,帶領社員吃住在山梁,在窯則山溝築起村內第一座土壩,利用山洪沖積淤地25畝。翌年,壩地的糧食産量令社員們笑逐顏開,更加激發起村民們打壩淤地的積極性,張家灣從此開始了40餘年築壩的歷史。
説起40多年打壩淤地的艱難歷程,年長的村民們如數家珍。在張金山的帶領下,村民們從1962年春開始,積年累月,先後在老草灣溝、東家灣溝、牛峁溝、窯則山溝、常嘴梁溝等地打壩淤地。1998年,一、二、三號壩俱被山洪沖毀,村民們用5年時間完成全部修補工程。
1998年夏的一個滂沱雨夜,山洪咆哮卷過三號壩,沖毀二號壩,擊潰一號壩,數百畝玉米夷為平地。次日黎明,張金山當即協調物資,籌措資金,組織勞力,率領村民奔赴一號壩,上山動土開工生産自救。次年,一號壩終於在農曆三月初十竣工,正好趕上種玉米的最佳時節。當月,全縣地膜玉米種植現場會在張家灣成功召開。
2006年,時任延安市長來到張家灣村,張金山指著壩灘兩側的大山,信心滿懷地介紹説,村裏準備將兩座山的一半攤平,將壩堤再增高16米,壩地墊高2米,壩內面積增至1000畝,人均增加耕地3.2畝。水利專家表示,工程徹底完工後,可以保證7.5公里的深溝免於洪澇災害困擾。
不謀私利丹心為民
張金山之所以受到村民長期擁戴,並能在村支書崗位上幹出驕人業績,究其根源,在於他舍小家顧大家,不謀私利,丹心為民。
那是一年冬季,一尺來深的大雪紛揚。村裏的韓姓夫婦哭著來到老書記家中,述説他家的一窯磚還沒燒好,但煤已燃盡。如果拖到第二天,一年的辛苦就會前功盡棄。老支書二話沒説,出門召集20多位村民拉上十來輛架子車,頂風冒雪到十公里外的煤礦連夜拉回煤炭。
張金山為村民著想,不僅是幫村民克服困難、送去溫暖,更主要表現在他善於學習、領會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千方百計為群眾謀福利,想方設法為村民減輕負擔。
當年,電線通到張家灣時,上級要求人均繳費100元,人口多的家庭因一時籌資困難,請求放棄。張金山得知後,抓住扶貧政策機遇,積極到縣裏爭取扶貧資金,使全村人家都用上了電。張家灣村的自來水,也比其他村早用上好幾年;村裏過去的土路,也都修成了柏油路。
有一天,老支書正在地裏幹活,突然聽到附近傳來呼救聲,原來是村民家的驢棚倒塌,將喂牲口的老漢壓埋在棚下。老支書鑽進棚內忙著清理廢墟救人,不料驢棚再次坍塌,棚架砸在老支書的肩頭上,為避免被壓老漢再次受傷,他一直支撐到救援人員趕到,才在眾人幫助下移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最終,老漢不幸去世,時值盛夏,他的兒女都在外地打工,老支書又用自家錢糧為其料理後事。
堅持原則民主治村
張金山自1957年9月入黨以來,始終以政治責任感為動力,從思想上、作風上加強自身建設,出色完成各項任務。和他一起工作20多年的老會計説:“我最清楚張金山了,他辦事講究原則,村裏大事都是徵求了大家意見才決定的。”
2001年,縣、鎮農業調研組來村考察,覺得張家灣種植蓖麻最適合,並願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並希望老支書當場簽訂種植合同。張金山認為,這是事關全體村民利益的大事,不能擅自替村民做主。當晚,張金山召集村“兩委”會議,經過討論,最終通過了種植合同。第二天,老書記又把村民們召集起來,集體討論建蓖麻種植示範點的事兒。經過討論,得到與會村民的認可。張金山這才向有關領導彙報了討論結果。
類似的事兒還有很多。張金山説:“大家的事還需要大家來決定,村幹部是為村民服務的,決不能搶了大家的決定權,村幹部只有把工作做足,大家才能信服。”張家灣村也因此曾被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世紀之交,當地響應中央退耕還林號召,推行圈養羊的政策,縣裏貼息貸款發放小尾寒羊,每只按800多元撥付到村,村民們普遍感到價格偏高。張金山主動到業務部門反映情況,並找到主管縣長,請求派專業人員為自己把關,獨立組團到外地採購小尾寒羊。經過領導批准,老書記帶人踏上征途。一路上,他們精打細算,刨去伙食、運費,每只羊的成本不足300元。此舉得到群眾交口稱讚。
勇挑重任堅守山村
自1955年擔任初級社社長以來,光是跟張金山一起工作過的鄉鎮黨委書記就有30任。這期間,他也曾有3次走出大山、跳出農門的契機,但他沒有忘記自己對鄉親們的承諾,牢記村民的信任與重托,毅然堅守在張家灣的土地上。
帶領村民發展生産,走共同致富道路,就要心裏裝著群眾,容不得半點私心雜念。20世紀70年代初,上級分配給村裏一個西安市紡織廠的招工指標。18歲的大女兒希望能跳出大山,當名紡織女工。張金山卻不容置疑地將名額分給了一位男青年。張金山共有7個兒女,沒有一個孩子是通過他的關照跳出農門。
由於張金山長期身處打壩淤地一線,落下嚴重的骨關節風濕病。2013年夏末,張金山在縣醫院輸液時,聽到大暴雨的天氣預報。老支書不顧大夫、家人勸阻,當即趕回村莊,佈置抗險救災;同時,在村委會院內搭建數座臨時帳篷,將村內190多名人員安全轉移到村委會、圖書室。大雨傾盆,20多天連綿不斷,延安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澇災害,由於措施得當,張家灣只有兩孔磚窯受損,沒有人員傷亡。
為響應黨中央“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號召,1999年秋,村“兩委”班子在上級支持和村民擁護下,對周圍山頭進行了總體規劃,一次性退耕1400多畝,會戰65天,新修梯田677畝,栽梨樹200畝、刺槐255畝,套種沙棘和仁用杏樹900多畝,種植沙打旺360多畝、苜蓿1000畝,建立起千畝草籽示範基地,在全鎮率先完成退耕還林、還草的任務。
歷經多年的改造建設,張家灣村這片曾經不適合生存的地方,呈現出“梯田平展展,綠樹蓋山坡,溝底壩連壩,四季清水流”的一派新氣象。昔日的貧困山村,如今成為當地的富足村,壩地旱澇保豐收,糧食畝産接連翻番,年人均收入達8300元左右,全村78戶336人走上小康之路。
在驕人業績面前,村民沒齒難忘老書記張金山。從1973年至2002年,他先後擔任子長縣歷屆黨代表,並連續當選十五、十六、十七屆縣人大代表,而且獲得陜西省和國家水土保持先進個人稱號等無數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