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糧食直補:從補給“有田人”到補給“種田人”
按照“有種有補,無種無補,誰種糧誰受益”的原則,宣漢縣不撒胡椒面,將補貼款發放到種糧者手中——
種糧農民直接補貼作為國家的一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在我省已連續實施十年。2013年以前,這種補貼普遍實施 “吃大鍋飯”、“撒胡椒面”的辦法,即按土地承包面積來算補貼,種得好,種得壞,種不種,都要給錢補貼,種糧者的積極性無法充分調動。去年3月22日,我省正式啟動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調整完善試點工作,從9個市州選取了12個縣(市、區),按照“有種有補,無種無補,誰種糧誰受益”的原則,將補貼直接發放給種糧戶。
春耕將至,第一年試點的基礎工作已近尾聲,補貼款即將在3月底發放到種糧者手中。種糧者種糧的積極性有沒有提高?對於試點又有哪些建議?在春耕前夕,記者赴12個試點縣之一的宣漢縣,選取5個鄉鎮進行調查。
□本報記者 萬瑤
算賬 兩個變化來比較
變化一:種糧戶積極性提高,撂荒耕地減一成
從補給“有田人”到補給“種田人”,糧食直接補貼試點的最大變化就在由“大鍋飯”變為“誰種誰補”。
“現在我不僅種自家的地,還把外出務工兄弟的地一起種了。”説這話的是大成鎮石筍村的村民牟正金,已經70歲的他,家裏已種了5畝地,聽説政策只對種糧人補貼,就跟兄弟商量,把兄弟那5畝地也包了。
以牟正金所在的大成鎮為例,其耕地面積有24257.58畝,2012年僅大春耕種面積就達到了23490.2畝,拋荒面積僅為3%,較往年減少近一成。
宣漢縣財政局副局長廖風華介紹,“從鄉鎮上報數據分析,耕地面積68.73萬畝,大春作物種植面積63.86萬畝,剔除園區、建設等佔地全縣基本實現了滿栽滿種。”
變化二:政策調整帶動人回流,種糧收入增加
“我家7畝地,一年的種糧補貼還有千把塊錢,要是不種,那好可惜哦。”花池鄉堰溝村村民徐世宗往年都在縣城打工,去年聽説不種不補,索性辭了工作回家種田。
不種地就領不到補貼,這是試點的一條硬規定。這條規定讓外流農村人口回流。
峰城鎮雁灘村村支書呂海昌説,2013年以來,擔心不種拿不到補貼,加之荒地開荒成本過高,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已有少數回鄉種田,務工的也基本將耕地拜託給親友來種了。
徐世宗給記者算賬:大春種子、化肥、薄膜等農用資金每畝投入大約為250-300元,大春種植水稻和玉米,每畝毛收益在1400元左右,算下來,大春七畝地的收益在7000元上下,加上補貼,僅種糧每年能獲得8000元左右收入。
宣漢縣財政局統計,實施糧食直補以來,通過調查概算,全縣戶均面積2.7畝左右,專業從事農業生産的農戶,中高産田大小春滿栽滿種每畝毛收益在1200—2000元,加上代耕代種或土地流轉的土地,主要勞動力種糧面積5—10畝的較多,直接補貼試點能解決大部分生産資料投入,農民種糧收入較往年有大幅提高。
聲音 三個建議來聽聽
建議一:補貼種類能否增加?
記者在大成鎮、普光鎮、花池鄉、峰城鎮以及天臺鄉走訪時發現,耕地裏除了一小部分種上了土豆一種屬於補貼範圍的作物外,大部分種的都是油菜。“種土豆沒什麼收益,我們還是願意種油菜。”大成鎮馬灘村村支書羅啟瑞説,今年該村共有1040畝耕地,在補貼政策的推動下,大春季節基本實現滿種,荒地較以前減少了近200畝。“但小春就不行了,整個種植面積也就幾百畝。”
在宣漢,這種情況很普遍。據統計,該縣68.73萬畝的耕地面積中,小春剔除油菜種植面積,僅佔整個耕地面積的30%。廖風華介紹,宣漢縣屬産油大縣,作為小春習慣種植作物,油菜在全縣範圍內播種面積非常大。“建議將油菜納入補貼品種,激發農戶種植的積極性,減少小春撂荒面積。”
建議二:領補貼程序有點繁瑣,能否簡化點?
試點政策讓種糧人受益,領補貼卻讓種糧農民和基層幹部都覺得麻煩。
按照規定,種糧人要領補貼,在小春要經過面積登記、社公示、村公示、鎮公示,到了大春,這個程序又要再走一次。在最後發放之前,還要再公示一次。
“前前後後7次公示,一次7天,每年公示就要49天。”普光鎮支溪村村支書馮明説,“推進此項工作佔去近一半時間,不是怕麻煩,是怕耽誤了其他工作。”“這樣公示,我們去核實的時間也多了。”村民羅國章説。
為此,馮明建議,能否將大春、小春的兩次登記和公示簡化為一至兩次,“在四五月間,大小春交替之時,這個時候既能看到小春種了好多,也能看到大春種了好多。”
建議三: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
在五個鄉鎮的採訪中,還有一個問題令人擔憂——誰來種地?
在天臺鄉尖包村,記者能夠採訪到的村民均在40歲以上,該村1200名勞動力中,大部分農閒時在外務工。
據統計,宣漢農民外出務工人數比例較大,承包的耕地代種、幫種現象普遍。農村主要勞動力均為留守老人和婦女,佔常住人口10%—20%左右,還有70歲左右的農戶仍在種糧的。40歲以下的部分青壯年在農忙時回家幫忙,部分青年已經不會種田或不願種田。
為什麼不願意種糧?“在外打工一個月抵一年糧食。”花池鄉堰溝村支書馮春偉一語道破。
除了收益,邊遠鄉鎮落後的生産方式也影響著部分年輕人不願意參與農耕作業。“我們這兒是山區,雖然路、渠、堰這些基礎設施比往年有了很大改善,但受山區條件影響,坡度大,機器上不了,收割時就惱火了,全靠人力,現在的年輕人哪個願意做。”天臺鄉尖包村村支書付朝明建議,除了給予補貼外,應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讓農業真正走向現代化,才能吸引年輕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