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 張素)“我們特別關注中國糧食安全新戰略及食品安全重大的問題,也強調依靠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科技創新破解中國城鄉二元結構”,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13日説。
科技部當日在北京召開發佈會,提出把加強現代農業與村鎮建設科技擺在整個科技工作的優先地位,具體有5項舉措。
第一,強化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能力。張來武表示,僅走“豐産之路”不能徹底解決中國對糧食的巨大需求,而科技部推進的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已突破環渤海區域近5000萬畝鹽鹼地增産增效問題。
第二,探索現代種業創新體系改革。“中國的種業存在小而散的問題”,張來武説,科技部為此部署經費達16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農林動植物種業科技專項,並已創制出優質、抗病、高産農作物新品種535個。在技術創新的同時,還構建出種業成果轉化體系和種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第三,推進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截至2013年9月底,中國已有科技特派員近72萬名,覆蓋中國90%的縣區。張來武説,科技特派員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科技金融結合,解決了中國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
第四,加強食品安全科技驅動。為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張來武認為必須從“頂層設計”入手,同時加強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工作。
“創新驅動的模式是徹底解決食品安全的根本之道”,他説,將通過科技創新,發揮技術、品牌、生産方式、商業模式、市場機制各方面創新的疊加效應。
第五,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推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
自2001年以來,已累計建設118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引進推廣新技術1.6萬項,示範推廣新品種3.82萬個,園區的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設計初衷是想利用中國工業化、城市化手段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破解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過渡”,張來武在受訪時説,但為克服工業化的弊病,提出“聯盟”的概念。
他解釋,118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自願結成聯盟,將在政府自治之下,用市場規則、社會規則管理,成立聯盟基金,帶動一、二、三産創業及各園區創業,走出一條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