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大學生心目中,畢業後應找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而壽光古城街道的80後碩士研究生齊炳林畢業後,放棄了出國讀博深造的機會,毅然回到老家壽光,走上了“育苗”創業之路。雖然創業之初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他堅持著自己的信念,經過4年的努力,他培育出的蔬菜苗子不僅賣到了全國各地,還帶動了100多名鄉親走上了“育苗”致富之路。
回鄉建起育苗大棚
12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壽光市古城街道齊炳林的育苗大棚看到,齊炳林和幾名工人正忙著查看西紅柿種苗的長勢。
“這些西紅柿苗子已經長了一個月左右的事件了,現在正處於銷售期。”齊炳林説,這些西紅柿苗子已經被河北省的一個客戶預訂了。
“到了冬天,大棚裏的晝夜溫差比較大:。蔬菜苗子猶如小孩,體質比較弱,如果不好好看護,很容易被凍壞。”齊炳林告訴記者,培育蔬菜苗子是一件技術活,要培育好可不是一件簡單事,溫度、濕度、肥料等都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還要根據苗子的生長狀況錯開澆水時間,把這些基本的條件控制好了,才能長出健壯的苗子。以前農民自己培育西紅柿苗子,成活率一般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他培育的西紅柿苗子,成活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據了解,齊炳林今年29歲,從事種苗培育已經4年了。2009年,他從西北農林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他的導師保送他到澳大利亞進行深造,可是他婉言拒絕了這個機會,選擇回到家鄉創業。
“當時家裏很多親戚勸我繼續讀博士,以後找個好工作或進行科學研究。可我認為讀完博士也要找工作,不如回家創業。”齊炳林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做生意,在上大學期間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齊炳林説,壽光本來就是蔬菜之鄉,並且當時育苗産業方興未艾,屬於朝陽産業,另外他學的是生物學專業,所以他打算在種子育苗上做一番事業。
2009年,齊炳林和父親參觀了壽光市幾家小型育苗基地後,在古城街道承包了50畝地,建起了5個冬暖式育苗大棚。
第一年賠了七八萬
2009年9月,齊炳林種上了西紅柿、黃瓜等種苗。“由於我上大學時是學生物的,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培育種苗的技術,再加上壽光有蔬菜産業的優勢,可以説我當時最缺少的就是銷售經營經驗。”齊炳林説。
“培育第一批苗子承擔的風險很大,因為當時我沒有與購買苗子的菜農簽訂合同,萬一賣不出去,就全賠了。”齊炳林説,因為他當時剛畢業,菜農們對他培育的種苗持懷疑態度。
經過軟磨硬泡的銷售,終於有一些菜農預訂了齊炳林的黃瓜苗。“2009年9、10月份,天氣連續陰沉,菜農們種上我培育出的苗子後沒有生長,認為苗子本身有問題,紛紛向我退苗子。”齊炳林説,“為了不失信于菜農,我決定給菜農退錢。當時一棵黃瓜苗的售價是5角錢,而我以每棵1元錢的價格回收了。那一年我培育了10萬棵黃瓜苗,賠了七八萬元。”
雖然遇到了挫折,但齊炳林並沒有放棄。“我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成功,不能失敗,一旦失敗了,這一生就敗了。”齊炳林説,他開始到菜地裏尋找客戶,與菜農簽訂合同,推銷自己的種苗。“菜農漸漸地認可了我的種苗,大部分菜農都選用我的種苗。”
銷售市場擴大到全國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創業初期齊炳林每年只能培育1000萬棵種苗,現在每年培育種苗達到了1500余萬棵,並且銷售市場由壽光發展到全國範圍內,2010年經營額就達到了500多萬元,利潤在100萬元左右。
“現在新疆和內蒙古等地的很多客戶也慕名而來,預訂種苗。”齊炳林説,隨著育苗産業的壯大,他在5個育苗大棚的基礎上,今年又承包了50畝農田,建起了10000平方米的智慧溫棚。
齊炳林致富不忘家鄉人,在他的帶動下附近很多農民也搞起了種苗培育,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古城街辦的工作人員張鑫表示,在齊炳林的帶動下,100多名農民轉行幹育苗産業。“現如今,育苗産業已經成了我們這裡的一大支柱産業。”張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