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劉玉新:大棚當屋蔬菜為伴

發佈時間:2014年02月14日 09:2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等身材,黝黑的臉龐,面前的劉玉新,流露出樸實憨厚。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大棚中指導農戶打理黃瓜枝杈。

  作為青縣曹寺鄉張廣王村田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劉玉新將自己的技術由“社內”播灑到鄉間,25年來,他以大棚為屋,與蔬菜為伴,由不知到深知,摸索出蔬菜種植的新門路。

  長黃瓜種短

  跟隨市場大膽嘗試

  1987年,初中畢業的劉玉新,決定外出打工掙錢養家。來到天津河西區黑牛城,他發現工地周圍滿是蔬菜大棚。當時,劉玉新認為,能夠騎上摩托車已經是一個很奢侈的夢想。但當地大棚種植戶們來來往往的小汽車著實讓他很吃驚。

  “沒事的時候,俺就往大棚那邊跑。聽農戶們一盤算,一個春季種上一畝地的大棚,就能有一兩千塊錢的收入。俺常年在外奔波,一天也就四塊多錢的工資,這一比較,差忒多了。”回想當時,劉玉新感受頗深。

  “既然別人靠大棚能過上好日子,自己同樣可以做到。”心存不甘,劉玉新做了大膽決定。

  第二年,劉玉新返鄉,拿出全部積蓄,再加上借款,在自己的七分地和哥哥的一畝地上建起了大棚。

  開始種大棚蔬菜,劉玉新是個門外漢,但他從沒有放棄,從黃瓜的選種到成熟上市,他每天守在棚中,觀察黃瓜的生長。

  “黃瓜是俺們這兒的‘當家菜',在北京、天津等地都有名。起初俺們這兒的黃瓜密刺、無光澤、白裏兒,在批發市場上優勢不大。後來,俺們去天津蔬菜研究所取經,引進了‘津優'品種,這個品種的瓜條光澤度高、綠裏兒、脆甜,而且抗病、重茬能力強,最長的瓜條能長45至50公分。後來市場上25至35公分的瓜條受青睞,俺們把黃瓜適當種短,通過這些年摸索,就連普通的家庭婦女個個都對黃瓜種植技術門清。”“苦瓜”變甜瓜探索路上多坎坷

  隨著技術的成熟,劉玉新並沒有滿足,反而他在蔬菜種植上更加用心。尤其是對黃瓜的種植研究,在土溫室育苗、細土摻糞以及溫、濕度的控制上,他頗為精通,與種植蔬菜多年的老農戶相比,年輕的他都略勝一籌。

  2006年,縣農業局帶領蔬菜種植戶到唐山參觀甜瓜種植。棚內的紅成系列甜瓜每年畝收入高達3萬元錢,這對於劉玉新來説,又是一個新發現。

  經過幾次外出考察,劉玉新選擇了含糖量中等、産量高的白皮甜瓜。回憶起這段經歷,劉玉新記憶猶新:“第一次種甜瓜,完全靠自己摸索,每天都眼巴巴盯著這些‘寶貝',誰知最後一嘗,卻都是‘苦瓜'。當時心裏真是苦不堪言。”

  甜瓜結出苦果,活生生給劉玉新上了一課。“一般瓜秧開花第一個花不能留,否則後面果兒長不大。當時太注重坐果率了,沒有把控好溫濕度,使用的藥物濃度偏高,對瓜秧開花結果産生了影響。”劉玉新總結出了結苦果的緣由。

  如今,在縣農業局的指導下,合作社先後引進了羊角脆甜瓜、八棱脆菜瓜等4個品種。“如今俺們種大棚,當年建成當年受益。臘月播種,次年4月採摘,採摘期持續3個多月,若8月下種,則就趕上過年。羊角脆甜瓜價高,能賣到十幾塊錢一公斤,八棱脆菜瓜也不賴。一畝地收入萬來塊錢很常見。”劉玉新驕傲地告訴記者。言傳與身教

  播灑技術富鄉鄰

  2008年,劉玉新&&成立了田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他的帶領下,千人左右的張廣王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搞起了大棚種植。

  搞棚室種植不是一勞永逸,也面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

  劉玉新是個愛動腦筋的人,他根據市場優勝劣汰的規律,不斷地走出去學習新技術,引進新品種。長春蜜刺、津研4、津研5、秋棚1、津達2號……説起自己種過的黃瓜品種,劉玉新如數家珍。

  為了讓自己多年來總結出的土法子服務鄉鄰,劉玉新聯合村裏幾名種植能手成立農技服務隊,進棚入室為大家答疑解惑。

  近期,菜農們普遍反映,結果期的瓜秧突然出現死秧,一棵死秧隨之會蔓延到周邊。如果澆水,嚴重的會導致絕産。

  劉玉新請來了各地的專家,最終確定死秧原因是土壤中鐮刀菌所致。由於是新型病菌,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結合多年經驗反復分析,劉玉新認為:“鐮刀菌是土壤裏滋生積累的菌,只有治好了土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好比兩個人打架,一比一是平手,二比一便能決出勝負。乾脆多給土壤補充多種益生菌,克制鐮刀菌的蔓延,以菌治菌的想法在他腦中産生了。”

  劉玉新向專家闡明了自己的想法,並得到了專家的認可,通過論證,即將在大棚中試驗實施。

  “學無止境”,劉玉新一直信奉這個理兒。他覺得能為家鄉百姓搞技術服務,是他這輩子最幸福的事。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鄉土
  • 農廣天地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