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焦宏
“去年,我領到了6400多元的草原生態補償獎勵資金,我用這筆錢購買了一些飼草,補充冬季喂養牛羊的草料。”正月初四一大早,記者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鄉紅疙瘩村見到牧民老薩一家時,正在給牛羊飲水的他高興地説。
據老薩介紹,他家共有300多畝草場、80多頭牦牛、160隻羊,其中有60頭天祝特有的白牦牛。從2011年開始,每年都能領到草原生態補償獎勵資金。他説:“政府發放的草原生態補償獎勵資金,可以幫我購買草料,修繕牛羊圈舍。”同時,去年還補償了1萬多元修建養殖暖棚,院子裏的玻璃回廊政府也給了補助。記者看到有了玻璃回廊,在陽光的照射下屋子裏暖暖的。
老薩所在的抓喜秀龍鄉,藏語意為吉祥富饒之溝,這裡草原廣闊,牧草豐富,山水宜人,傳統牧民以放養高山細毛羊、天祝白牦牛為主。白牦牛因只有天祝獨有,故被命名為“天祝白牦牛”,生長在海拔3000多米的嚴寒地區,是我國稀貴地方類群。“天祝白牦牛(肉)”是全國第一個牦牛地理標誌農産品。天祝白牦牛肉質具有色澤深紅、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高不飽和脂肪酸、無腥不膩等特點,是純天然保健綠色食品。
老薩説,一頭白牦牛從出生直到出欄需要4年時間,正常出肉220斤,按當地現在每斤27元計算,4年下來一頭牦牛毛收入不到6000元。過去,老薩的牛羊出欄時都是被二道販子直接拉走,一年到頭出欄的牛羊賺不了幾個錢。老薩説,春節前,有人從他家直接訂購白牦牛肉,價格跟市場上一樣,而且屠宰後留下的牛皮、下水、牛頭等副産品也賺了一筆錢,這讓只會放牧的老薩有了新的想法,以後自己養的牦牛要自己説了算。記者告訴老薩,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區域特色農産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通過網絡直接從産地購買農産品的人越來越多,白牦牛肉作為地理標誌産品,在出欄前就可以在網上下訂單銷售,按牛的不同部位定不同的價格,可以在放牧的過程中把出欄白牦牛的生長過程不定期拍下來,發給訂戶,讓消費者看著舒心,買著踏實,吃著放心。老薩高興地説,以後要讓白牦牛肉通過網絡走進大城市,走向普通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