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勤勞,還要有想法,有了想法,還要有膽識。一對兒年過六旬的農民伕妻,用他們的致富經歷印證一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改變”。
12月2日晚,新疆且末縣瓊庫勒鄉歐吐拉艾日克村一片寧靜。晚飯後,63歲的褚世慶和64歲的王素娟愜意地坐在沙發上,算起了2013年核桃的收成。
“差不多掙了三萬塊錢,15畝地,還是不多啊。”王素娟説。
褚世慶接過話茬:“咱們不是這兩年才掌握技術嘛,明年好好管理,爭取每畝地多收五百塊錢。長遠來看,核桃比紅棗能掙錢。”
“你看吧,當年我建議種核桃沒錯吧,還是我有遠見啊。”王素娟打趣道。
“你有遠見,我有膽量,咱老兩口一起出苦力,哪有掙不上錢的啊……”褚世慶樂呵呵地説。
兩人回憶起七年來種核桃的經歷,不禁感慨萬千:這是一段鍛鍊膽量、磨煉耐心的過程。
褚世慶生於山東梁山,十歲投親來到且末,之後開始學習、從事木匠活。王素娟是褚世慶的同鄉,1976年到且末,兩人結婚。
1999年,褚世慶決定不幹木匠了,投身棉花種植。“那些年,棉花的行情一路看好,於是我們就拿出積蓄開了300畝荒地,開始種棉花。”
兩年後,紅棗種植“風”吹到了且末,但大部分農民只鍾情于棉花種植。褚世慶夫婦愛聽廣播,鄰縣若羌轟轟烈烈的種棗熱潮感染著兩人。
“那兩年,我們一直猶豫,是否拿出一部分地種紅棗呢?”褚世慶説。
2002年,若羌縣成規模種植紅棗的“甜果”小獲豐收,不少農民靠紅棗致了富。褚世慶説:“紅棗的第一桶金讓若羌掙走了,這讓我們很受刺激。”
當且末縣諸多農民還在猶豫種紅棗時,褚世慶夫婦果斷拿出了一半的土地,栽上了紅棗樹。
三年後,當褚世慶家的紅棗開始挂果時,若羌灰棗已享譽全國,且末縣的農民紛紛開始種植紅棗。
此時,褚世慶夫婦卻陷入了深思之中。“種紅棗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光種了這一樣,以後不好賣了咋辦呢?”王素娟説,當時總聽廣播裏提倡“多元種植、規避風險”,於是老兩口商量著,拿出15畝地試種核桃。
第一年,褚世慶夫婦圍著核桃樹轉圈挖坑、施肥,結果燒死了大批苗木。第二年,兩口子進行了補種,並適當施肥,結果還是死了不少。
“難道且末不適合種核桃?我們是不是選錯啦?”王素娟起了疑問。
“和田跟且末氣候環境差不多,再説本地也有老核桃樹……我們不能打退堂鼓,努力想想辦法,這核桃一定可以種成功的。”褚世慶説。
2008年春天,一個于田人到村上買羊,説起他的鄰居是個種核桃的行家,可以引見認識一下。於是,褚世慶便前往于田縣“取經”,那次他知道了核桃樹的生長需要適時控水、控肥,還需要嫁接優良品種,才能結出好核桃。隨後,褚世慶夫婦又雇了和田的核桃嫁接師傅,到自家地裏改良品種,教授管理技術。
幾年下來,15畝核桃園長勢良好,並逐漸有了收益。褚世慶説:“核桃真不愁賣,我不用出去推銷,每公斤40塊錢,客商都自己上門來買了。”
褚世慶夫婦種核桃的名氣大了,周圍的鄉親們經常慕名參觀,學習種植經驗。且末縣瓊庫勒鄉黨委書記劉劍波説:“褚世慶夫婦在多元種植方面,起到了示範作用,鄉里現在有不少農民都計劃種核桃了。等種植規模起來後,我們還要引導農民們做包裝、打品牌。”
“你不怕種核桃的人越來越多,以後不好賣了嗎?”記者問。
“我估計這個好價格,至少還可以賣幾年呢,暫時沒風險。”褚世慶説。
王素娟接著説:“棉花這兩年不行了,我們準備拿出一些地種開心果。聽廣播上説,開心果供不應求,溫宿縣能種,且末估計也可以,我們想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