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縣柳江鎮鳳凰村1組坐落於群山之間。村裏交通不便,經濟相對落後,年輕力壯的村民大多選擇外出打工賺錢。而62歲的殘疾老漢兒李頂芳,卻在這大山裏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見到李頂芳時,他正在山上放羊。年過六旬的他,滿臉笑容,精神飽滿。説起自己的養羊經歷,李頂芳十分開心。
2011年前,李頂芳也和很多村裏人一樣外出打工。可是,左手殘疾的他幹不了重活,加上又沒文化,只能做看門的工作。一個月2000多元,再怎麼省吃儉用,也存不了幾個錢。2011年,回到家鄉的他拿出積攢的8000元,以18元/公斤的價格買回13隻羊。養了1個月,羊的價格就猛漲到26元/公斤,這可讓李頂芳高興了好一陣,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好好養羊。
為了讓羊賣個好價錢,也為了節約成本,不論颳風下雨,李頂芳每天都會趕着羊上山吃草。春天和夏天,草長得好,就只需放3個小時的羊;到了秋天和冬天,李頂芳就會多放2個小時,讓羊吃飽。“我的羊都很聽話,放羊的時候只要把羊趕到草多的地方就好了,也不用一直看著它們。等到它們吃飽了,我只要一吹哨子,頭羊就會帶着羊群過來,一隻也丟不了。”李頂芳笑着説,“你看那只黑色的,脖子上還戴着一個鈴鐺的就是頭羊。”
在李頂芳的精心照料下,羊的長勢良好,當年就增加了15隻小羊。
可是,羊群的一場疾病讓原本喜笑顏開的李頂芳,變得憂心忡忡。“到處的獸醫都説治不好,擔心得我頭髮都白了很多。後來實在是沒辦法了,我就把給人治感冒和拉肚子的草藥,加重劑量,熬好了喂給它們。沒想到,羊竟然好了,萬幸啊!”回憶起當時困境,李頂芳還是忍不住嘆氣,“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多學些技術,降低養羊的風險。”
當得知自己被縣殘聯選送到四川農大進行養殖技術培訓時,李頂芳高興極了。“多虧了殘聯的關心,我才能到農大接受培訓,聽了教授們講養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相關問題的應對和解決方法,我的心裏就有底了。”培訓回來,李頂芳根據所學知識,對養羊方法進行了調整,後來,羊兒也再也沒生過病。
如今,李頂芳養了86隻羊,是遠近聞名的養羊人。他的羊,肉質好,比一般的羊貴6-10元/公斤,而且供不應求,根本不愁銷路。
“我在家養羊,一年也能掙個幾萬塊,比許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強。現在,縣上對我們殘疾人自主創業也很支持,前段時間,縣裏的領導還來關心我,問我養羊的情況呢!”李頂芳笑着説,“明年我想進一步擴大規模,突破120隻,爭取當上殘疾人創業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