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遲到的團圓飯,香!

發佈時間:2014年02月10日 09:51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郭少雅

  正月初六,新年的鞭炮聲已經變得稀稀拉拉,在河北省武安市楊邑鎮磨盤峧村,50多歲的楊生有老漢和妻子吃完午飯就忙開了,顯得比大年三十還要興奮忙碌,在廚房裏蒸魚烹雞,準備著自家的“團圓飯”。

  原來,楊老漢的兩個兒子今天要回來了。見到記者上門,他熱情地留記者一起吃晚飯:“兩個兒子都在火車上,下午就能到家啦!今天要補過一個團圓年!”

  楊老漢有三個兒子,全部在外打工。大兒子楊寅強在石家莊做銷售,已經湊夠首付在當地買了套小房子,沒有回來過年。二兒子楊富強和三兒子楊龍強都在北京做保安,初五工作任務才剛剛告一段落,兩兄弟急匆匆地做了工作交接,初六便坐上火車往家趕。

  今年28歲的楊栓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為了迎接親人回家,她一早把與公婆合住的小四合院收拾得乾乾淨淨。説起自己在外打工的丈夫楊富強,這個年輕的妻子顯得既心疼又委屈。剛結婚時,丈夫還在離村子幾十公里遠的縣城鐵廠打工,一個月有2000多塊錢的工資;後來鐵廠效益越來越差,富強拿回家的錢也越來越少。隨著兩個兒子先後出生,“一個月光奶粉錢就要六七百元”,富強終於決定出遠門打工。

  富強先是在江蘇無錫的一個酒吧當服務生,管吃管住,每個月可以給家裏寄3000多塊錢。2013年12月,弟弟楊龍強介紹他到北京做保安,雖然收入也不算高,但一來比較穩定,二來離家更近些,遇上急事能請假回來。去年臘月農民工返鄉過年,北京的用工比較緊張,富強便留了下來,希望春節加班多賺些錢回去。

  “富強剛剛外出的時候,我真發愁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怎麼辦,可挺一挺也過來了。”栓梨抱著小兒子,笑得有點勉強。她説最害怕夏天的晚上,依山而建的房子總是有潮氣,蝎子之類的小蟲子經常爬到床上來,“我睡到半夜總要起來幾次,怕有東西咬著孩子。”

  楊老漢和兒媳婦栓梨盼親人心切,一遍遍地撥通電話,催問火車到哪兒了。記者也接過電話與富強聊了幾句:

  “想孩子嗎?”

  “怎麼不想。在外頭這兩年,家裏什麼也照顧不上。”

  “這次回來能多呆兩天吧。”

  “也呆不了幾天,十五前就得回去了。這次還是托別人替我上幾天班。”

  “在北京生活得好嗎?公司給你交五險一金嗎?”

  “過得還行,管吃管住,掙的錢基本都能給家裏。五險一金沒有,我們就是臨時工,他們給俺弄得也不正規。”

  楊老漢説,磨盤峧村有50多戶人家,因為村裏地薄,附近又沒有多少就業渠道,幾乎所有的青年男子都外出打工了,留下媳婦照顧老人和孩子。

  “等孩子稍微長大一點,我也想去北京打工,一來可以給孩子上學多攢點錢,二來夫妻倆也能在一起。”栓梨説,隨即她又有點發愁,“就是孩子要交給老人照顧了,爹娘都不在身邊,太可憐……”

  説話間,富強兄弟回家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一盤盤美食陸續擺上桌,記者急忙告辭。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鄉土
  • 農廣天地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