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進農村 看變化 鄉村“流動餐廳”

發佈時間:2014年02月07日 09:4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流動餐廳”菜價低廉,經濟實惠,極受農民歡迎

  正月初六下午2點,河北省南皮縣石佛昝村村民趙中山開始忙活了,洗菜、配菜、燉魚、炸丸子、燉牛肉……他説,明天離石佛昝村5公里遠的白小莊村有人辦婚宴,在這兒預訂了20桌酒席,他得提前準備。

  2010年,趙中山投資6萬多元買了一輛二手大卡車,配備了灶具、碗碟、折疊桌椅、冷藏櫃、待客棚等,做起了鄉村“流動餐廳”的營生。因為省去了房租、服務費等開支,趙中山的“流動餐廳”菜價低廉,經濟實惠。靠著自己多年在飯店掌勺的手藝以及村民的口頭宣傳,老趙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他的業務範圍已經擴展到周圍十幾個鄉鎮。2013年,他承包了約120多個農戶的酒席,家庭年收入超過了20萬元。

  這種新型的農村經濟業態,滿足了巨大的市場需求,極受農民歡迎。逢年過節,公路上常見的“流動餐車”成為鄉村民俗新景。

  雖已經漸成氣候,但是鄉村“流動餐廳”也存在天然的“短板”:規範管理尚欠火候。和趙中山家一樣,大多“流動餐廳”都是農民自主經營,鄰里親戚搭夥合作,國家缺少統一的行業標準和相應的監督管理。

  另外,大部分“流動餐廳”在購進原料時,既不進行質檢,也不索證要票,以價低實惠為準,食品質量和安全存在隱患。

  因此,對於日益興起的“流動餐廳”,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既要鼓勵,又要加強監管和引導,真正讓鄉村“流動餐廳”成為廣大農民的“放心飯店”。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鄉土
  • 農廣天地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