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一個互惠共生的“農、社、企”深度融合樣本

發佈時間:2014年02月07日 09:11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胡明寶

  寒冬時節,正是防治獼猴桃病蟲害的有利時機。在陜西省眉縣首善鎮岳陳村,果農陳存財正將從合作社領取的石硫合劑噴施到地裏,預防獼猴桃潰瘍病的發生。談起去年種植獼猴桃的收入情況,陳存財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去年幸虧加入了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上年由於收購商普遍賠錢,去年收購價壓得很低,但第五村合作社以每斤高出市場價1元多收了我家桃子,所以收入很不錯!”

  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的獼猴桃收購價格為什麼高出市場價這麼多?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在陳存財的帶領下,來到了陜西省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

  “第五村”既是地名,也是公司,也是合作社,還是基地。通過合作社,農業企業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農民富則農企興、農企強、農社活的良好循環發展模式。

  “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創立至今,雖然只有短短3年時間,但良好的品牌效應,已經被消費者所認可。這都得益於我們走‘農、社、企'深度融合之路,實現了獼猴桃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可控監管。”陜西第五村果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汶永哲告訴記者。

  眉縣是我國獼猴桃最佳優生區之一,全縣93%的行政村,55%的農戶都把獼猴桃作為主導産業。但是在這裡,也曾經有過一段慘痛的教訓。20世紀末,由於果農和企業都是單方面追求産量和獼猴桃儲存銷售週期,因而大量使用膨大劑、硬度劑和保鮮劑等,致使獼猴桃質量嚴重下滑,消費者買到之後無法食用,損害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權益。不以標準種植、不按規範儲存,使得陜西獼猴桃産業遭受重創,一度幾乎陷入絕境。獼猴桃産業鏈條上的農民、企業、消費者三個環節都深受其害。

  原本紅火的獼猴桃産業,短短幾年時間,就跌到低谷。當時在外創業的眉縣人汶永哲聞聽這一變故,心裏頓時五味雜陳。心繫家鄉特色經濟發展的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回到家鄉投資,竭盡全力重新振興獼猴桃産業,帶領百姓致富,回饋鄉民。

  2011年汶永哲回到家鄉後成立了一個集果品生産、收購、貯藏、銷售、農資配送、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公司領辦型合作社——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同時與社員簽訂長期合作合同,合同載明:合作社農戶果園作為公司的種植基地,接受合作社標準化生産技術培訓、督導,嚴格執行合作社制定的有機和無公害種植操作規程,並約定由合作社負責,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向合作社成員收購其生産的全部獼猴桃。

  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軍科向記者介紹:“在第五村管理模式下,實現了獼猴桃生産可追溯、監管無縫隙。果農在合作社的日常指導下,根據檢驗土壤成分進行農資分配,果品質量得到大幅提高,果農同時獲得了更高的收益,所以更願意接受合作社的指導;同時,果業公司也為消費者在市場上提供了絕對安全放心的獼猴桃鮮果,得到了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取得的收益又更多地回饋于合作社農戶,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不做生意,先做産業體系,從長遠引導農戶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只有實現“農、社、企”深度融合,才能一手抓住質量一手抓住市場,創出值得信賴的品牌。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我們的目標就是先引導廣大果農形成標準化生産模式。合作社農資統一採購生産,實行嚴格的供應商準入制度,從源頭上保證果品質量安全。”汶永哲説,“合作社果農凡是按照《有機獼猴桃生産管理體系》實施標準化生産,我們的果業公司都會以遠高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收購。目前雖然很多都是公司賠錢在做,但我們為的就是能做起這項産業。”

  經記者了解,為進一步吸引更多果農踴躍入社,合作社為廣大農戶提供“六大好處”:免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培訓;免費為種植戶提供資金貸款擔保;為種植戶提供低成本、高收成、高收入的種植模式;及時解決種植戶種果技術難題;為種植戶配送安全廉價優質農資産品;優先優價回收種植戶的水果。

  “我們一家一戶辦不到的事情,合作社都幫我們實現了。”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的社員馬省生説,“過去我們種獼猴桃很粗放,遇到病蟲害都去問賣農藥的打啥藥,現在想想當時好像真的還打了些有毒的農藥。賣獼猴桃的時候,也都是客商説了算,價格就提不上來,收益一點也不理想。合作社成立後,幫我們請來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張有平教授作為合作社的首席專家,我們怎麼種、怎麼施肥、種什麼品種都有人指導了,我們也省心了不少。自從加入合作社之後,現在種獼猴桃是又省事又賺錢!”

  通過3年的發展,眉縣第五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擁有簽約種植基地3000余畝,簽約合作社農戶500余戶,年銷獼猴桃1200萬斤以上。同時,果業公司也正逐步完善倉儲設備、銷售渠道等産業鏈環節,現已建成投入使用氣調冷庫規模達3萬噸,全國主要城市均有銷售網絡,並獲得陜西省農業産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

  在向記者介紹起第五村果業的發展勢頭時,董事長汶永哲的熱情溢於言表:“第五村合作社先進的種植模式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獼猴桃市場銷售價高於同行業同類産品30%以上。第五村獼猴桃的迅速發展在為果農帶來實惠的同時,也贏得投資者的青睞。2013年11月陜西果業産業投資基金(和靈資本)和陜西第五村果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約,陸續投資8000萬元,補充獼猴桃收購季節流動資金,以及品牌與營銷渠道建設。眉縣第五村獼猴桃的‘農、社、企'深度融合之路將越走越寬。”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鄉土
  • 農廣天地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