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月份是蘆筍冬季清園的季節,必須把地表的蘆筍母莖清除乾淨,並對土壤進行適度翻耕、消毒和施肥,為來年蘆筍的成長奠定基礎。清理下來的母莖廢料如果就地焚燒會導致環境污染;如果當做垃圾清理則需要人工和運輸成本;如果堆置發酵當做肥料則既佔地方又費時間。所以蘆筍母莖如何處理就成了種植戶們的一樁心事。不過對於平湖食用菌研究所的朱元弟來説,這些母莖不僅不是廢料,還是寶貝呢。
“我們先把蘆筍母莖粉碎後,再與其他原料如棉籽殼混合以後發酵,加上其他輔料以後作為食用菌培養基,它比稻草的營養成分價值高一點。”朱元弟告訴筆者。原來,擁有十幾年食用菌培育種植經驗的他從2010年就開始進行蘆筍母莖再利用的實驗。食用菌的培育對栽培基質、溫度、濕度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經過近三年的實驗,他成功配對出“平菇、雞腿菇和雞菇”這三種適合用蘆筍母莖作為基質的食用菌。
2012年7月,朱元弟的鐘埭街道循環農業食用菌基地正式啟動建設。目前,基地上50畝蘆筍清理出來的20多噸母莖全部可以回收利用,按照50%的比例混合可做成近5萬包的食用菌栽培基質包,而且每包比傳統棉籽殼基質節約成本5毛錢左右。
朱元弟基地上的20多個菇棚裏培育著多種食用菌,最近雞菇逐漸開始批量上市,每天的採摘量都在二三十公斤,市場價每公斤在12元以上,春節前最高每公斤可達24元,是普通菌菇類的一倍以上。朱元弟説:“現在利用蘆筍母莖可以生産三種食用菌,平菇、雞腿菇和雞菇。現在上市的是雞菇,春節來臨,低溫菇上市,雞菇就是低溫菇,接下來雞腿菇的量會比較大。” 謝付良 胡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