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山村農民的“旅遊經”

發佈時間:2014年02月01日 07:07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24日下午,記者坐車從武漢沿京珠高速往南走,一個小時十來分鐘就到了咸寧北。這條新修的高速公路,讓咸寧這扇武漢的“南大門”變得名副其實。

  咸寧市旅遊局副局長鄭麗年介紹,近幾年,咸寧的交通飛速發展,不僅省內高速路通了,而且從武漢到咸寧的城鐵,最快半個小時就能入城,咸寧到湖南嶽陽、江西九江也就兩個小時的車程,旅遊事業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農民能從旅遊經濟中得到什麼好處?”記者開門見山。

  鄭麗年介紹,全市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了旅遊與農業融合,建成農家樂旅遊點2000多個,不僅在稅收等方面有優惠,而且每個“農家樂”政府每年還補貼一萬元。

  25日中午,記者走進咸寧市通山縣鄭家坪村的一家農家樂餐館。餐館由一座明清時期的老宅子改造而成,屋前有一個方形魚池。房子雖老,但乾淨整潔,衛生間也安裝了抽水馬桶。到了中午一點多,還陸續有客人進來吃飯。

  女老闆告訴記者,他們的店有3個股東,雇了5個服務員、兩個廚師,這兩年生意火爆。記者通過知情人打聽到,每年年底每個股東能分紅20多萬元。

  在通山縣大畈鎮西泉村,這裡的村民因國家4A級旅遊景區隱水洞的建設而致富。景區建好後,遊客紛至沓來,西泉村抓住機遇,開發古民居,建設新景區,已發展農家旅館40余家,打造了集農家食宿、民俗展示、奇人展館、農民公園于一體的中國第一實景民俗村,旅遊將成為該村的支柱産業。

  在隱水洞出口處的一家特産小店,記者和店主楊菊紅攀談起來。她原是通山縣九宮山鎮富有村的村民,現在景區搭建的購物中心租了一間十來平方米的店面,每年收入五六萬元。她的店裏,幹筍、野菜、山菇等山貨一應俱全,她説:“這些土特産都是到當地農村收購的,店主都去搶,十分緊俏,這也給村民們增加了收入。”

  嘗到了發展旅遊的甜頭後,農民的認識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西泉村,記者看到,池塘上的別墅錯落有致,村裏的文化中心功能齊全,眼前的這一切,讓人感覺置身於山水畫中。

  (本報湖北咸寧1月31日電 本報記者 袁于飛)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