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培奇 通訊員 劉海軍
1月16日,沿著高蘭線行駛在河南省舞鋼市武功鄉後營村的鄉村公路上,兩旁的香樟、紅葉石楠等長得鬱鬱蔥蔥,金桂等名貴苗木生機勃勃。“俺村經營苗木花卉也只有不到20年的歷史,但現在村裏一半以上的人從事苗木花卉,人稱‘苗木村'。”村黨支部書記張遂和説。
今年48歲的張振榮是後營村苗木種植大戶,他流轉承包土地100余畝,一年收入60多萬元。走進他的種植基地,7萬多棵金桂、1萬多棵紅葉石楠和5000多棵大黃山欒把基地打扮得像個植物園,沿著泥土小路向裏走,一路一景,曲徑通幽。
“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張振榮告訴記者,自己高中畢業後到深圳打工,辛辛苦苦幹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説一棵樹動輒就是幾百元,造型好一點的就能上千元,於是産生了“家裏有的是地,何不培育苗木”的想法。從妻子一人在自家責任田裏開始培育一些果樹苗、綠化苗到買來桂花、紫薇等樹木,發展精品景觀樹,現在張振榮已經有了自己的網站,並與全國多個園林大戶建立了合作關係。
村裏的鄉親看到張振榮培育花卉苗木掙到了錢,也都拜他為師,開始培育苗木花卉。目前,全村400多戶,80%的人從事苗木花卉産業;2000多畝耕地,六成以上種的是苗木花卉,有的農戶還到鄰村流轉土地栽培。去年,全村苗木年銷售額達600多萬元,産品遠銷新疆、河北、甘肅、四川等地。
苗木花卉的興起,也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張遂和説,來苗木花卉基地照婚紗照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公路旁已有3家飯店,下一步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搞“農家樂”、鄉村攝影基地等,讓“綠色經濟”綻放得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