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龐博
1月22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河北省望都縣中韓莊鄉柳陀村。
車到全國種糧大戶劉振英家,屋頂上金燦燦的玉米分外耀眼。劉振英寒暄幾句後,從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打開了話匣子:“中央説了,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這話掂量著真有分量,感覺真光榮。”
“國家惠民政策好,這些年新穀子壓著陳穀子,年年都豐收。”劉振英滿是自信:“糧食求質量,標準不能忘。地種出了先進,國家還讓我這個種糧大戶在《農民日報》上露了露臉。”
46歲的劉振英從2008年起租賃了950畝土地,種植小麥、玉米和大豆,2011年成立專業合作社。2013年糧食總産達到了890噸,比2012年增收4噸多。
在劉振英註冊的新天地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簡陋的辦公室貼滿了糧食高産創建的技術要點。院外,玉米棒子鋪滿了院落,機械化車間停放著聯合收割機、播種機等機具。“以前只知道低頭種糧食,不知道抬頭看路,不考慮發展現代農業需要科技多方面的支撐,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劉振英的想法是,中國農業踏上轉型之路,種糧大戶必須做現代農業的“火車頭”。
“規模化經營投入大,風險不小,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望都縣農業局局長趙炳文告訴記者,“近年來,望都縣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建立起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院校參與的協作格局,實施了農業科技創新、糧食高産創建、農民技術培訓、“示範方”到村、“配方肥”下地等一系列的農業轉型技術,像劉振英這樣以流轉土地方式種糧的大戶也成為了當地領跑現代農業‘第一棒'的領頭人。”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這些年劉振英還投入350多萬元建成了50個蔬菜溫棚。”社員梁永軍表示,“去年8月份他租了5個棚,每棚一年租金1800元,估摸著這一季,每棚能凈掙5位數!”
“算上方圓幾個村子,我們入社的社員目前達到了110人。我這心裏還憋著股小夥子的勁兒,不僅要把地種好,還要帶動更多的老鄉多種糧、種品質好的糧食,絕對保障糧食安全,讓大家吃得放心。”臨走前,劉振英告訴記者,希望在全國人民的餐桌上,人人都珍惜每一粒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