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鐵桿莊稼"充盈"天下糧倉" 吉林"十連豐"促增收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24日 09:3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長春1月23日電(記者 齊海山)時值隆冬,呵氣成冰,應是東北農民傳統的“貓冬季”,但在吉林省農村,打糧、運糧、驗糧、做囤……到處一派繁忙景象。吉林省農業連續“十連豐”,保證了糧食安全,促進了農民增收,“鐵桿莊稼”更在黑土地上紮下了根。

  抓糧食生産不僅是吉林人的政治任務,也是吉林的省情。糧食不僅是耕地上的“鐵桿莊稼”,還是市場上的“鐵桿莊稼”。吉林省廣大幹部群眾堅定地抓糧抓出了實效,並切切實實從中受益。

  吉林人與糧食的“情結”難解難分

  糧安天下食為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糧食安全關係民族安危。吉林省勇擔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玉米産量佔全國玉米總産的15%,單産、人均佔有量、商品量和調出量,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成為我國糧食尤其是玉米的“蓄水池”。

  在吉林省,很多人談起糧食頭頭是道,往往是面帶神聖與自豪;“講政治”“保證糧食安全”是廣大幹部群眾講得最多的一句話。肥沃廣袤的吉林黑土地上,政府抓糧、農民種糧、科技興糧的積極性不斷高漲。

  正是因為對糧食生産的執著堅守,吉林省這個“天下糧倉”不斷擴容。僅用了10年時間,全省糧食總産就連上了幾個臺階,從400億斤增長到700億斤。2013年糧食總産達到710.2億斤,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排名目前僅次於黑、豫、魯三省。

  國家連續多年實施水稻小麥最低保護價、玉米臨時收購政策,農民銷售糧食,市場價好就按市場價,市場價不好,國家就按照政策全都敞開收購。

  改革為現代農業提供充足動力

  春節前夕,吉林金州現代農業産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唐樹春揣著合同書,正一戶一戶地簽合同。“一畝地1100元的價格把土地流轉過來,集約管理、品牌開發,糧食産量不減,農民、企業都有賬算。”

  “自己種地一畝地最多賺千把塊錢,把土地流轉出去每畝能得1100元的‘租金';幫公司種地或出去打工,還能再掙一份錢。另外還享受國家的直補錢,啥都不耽誤就能賺錢。”遼源市金州鄉福善村農民盧金國把3公頃土地流轉出去後,他妻子到鎮上的服裝廠上班,每年還能多掙2萬多元。

  目前吉林省近20%的肥沃耕地集中到了種糧大戶、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的手裏,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因為土地流轉,不少農民當上了“甩手掌櫃”,不再土裏刨食,而是“收租”、打工兩不誤。

  公主嶺市40多位農民合作社的理事長聚集在朝陽坡鎮的一個屋子裏,共同成立了“吉林省集豐機械種植合作社聯合社”。作為發起人之一,龍山養殖合作社理事長李民告訴記者:“我們合作社之間的合作真正是整合資源、互助合作,帶領農民合作共贏發展。”

  把“包袱”變“寶庫”

  “有好資源為啥沒有好産品?”“糧食這麼多為啥還落後?”“黑土地的後勁還有多大?”……這一系列問題在考問吉林幹部群眾。挖潛更需要保護,在一系列保護措施出臺的同時,吉林農業有了一個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再加上五彩雜糧,這是吉林的糧食‘三寶',但優質不優價,多數作為原料糧輸出省外,産品附加值少,種糧農民收益受到影響。”鼎吉大米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鼎越説。

  吉林省糧食還有很大潛力。比如,大米現在市場零售價每斤2.58元,如果每斤增加一元錢,全省就能增加100多個億。玉米的精深加工可以增值1倍、5倍、10倍甚至更多,潛力和空間更大。

  吉林省新天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國敬告訴記者,當地政府正與相關名牌酒業協商,利用他們生産的優質食用酒精在吉林建廠生産優質名酒。“從賣原料到賣産品,看似産業鏈延長多賺了錢,更表明當地幹部思路打開了,重新認識資源。”

  思想轉變也就眼光獨到,一向當做燒柴的秸稈也成為人們眼中的“搖錢樹”。“公司每年加工秸稈30萬噸,年産秸稈漿9.6萬噸、生活用紙20萬噸、有機肥15萬噸、植物飼料10萬噸。”吉林泉德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經理孫平友説。

  為讓黑土地永葆青春活力,吉林不斷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以秸稈還田為主的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積造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等工程措施一項接一項,“咱們既要規劃地面上的産出量,也要保護地下的生産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留良田給子孫。”吉林農委主任李國強説。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鄉約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