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省糧食生産成績驕人,總産達3387.1萬噸,實現“七連增”,根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我省要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求,保障主要農産品的有效供給。那麼在落實這一整體方略的背景下,如何實現糧食生産增産增收?兩會期間,不少代表都就此展開熱議,並紛紛表示要多措並舉,確保糧食增收。
夯實基礎 建高標準農田
“保障糧食安全,首先要根據國家戰略,保護好基本農田,堅守耕地紅線。”省人大代表、瀘縣縣委書記郭慶説,通過實行“節約化、集約化”的建設用地政策,讓建設項目向園區集中,通過項目的集中、集群發展,減少對建設用地的需求,既保障了發展,又緩解了土地“饑渴症”。2013年,該縣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17.4萬畝,總産達到55.85萬噸,比前年增加1.18萬噸,增長2.15%。
郭慶還表示避免土地撂荒,對於保障糧食安全,確保糧食增産增收非常重要,對此瀘縣的做法是將糧食大縣獎勵資金新增部分用於發展糧食生産,充分調動廣大農戶推廣普及先進集成技術的積極性,同時引導大戶規模生産,促進了他們對撂荒地的利用。
而在省人大代表、大竹縣縣委書記何洪波看來,促進糧食增産增收的重要基礎環節還包括:政府須鼓勵和引導農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並與農田水利建設和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有機結合,從而打造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高標準農田。大竹縣近年來正式通過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建設、新增農資綜合補貼資金田間渠係工程、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工程、現代農業建設等項目,增強了該縣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讓該縣糧食生産總量連續4年跨上5億公斤臺階。
依靠科技 轉換模式
“我們省人均耕地少,土地復耕率高,所以要提升單位面積産出,就必須轉換耕作模式,這對於我們岳池這樣的丘區縣尤為重要。”談到糧食增收,省人大代表、岳池縣縣長湯才勇表示大力發展“千斤糧萬元錢”糧經複合種植模式非常必要,湯才勇以岳池縣為例,由於耕地相對稀缺,岳池農業常年提倡精耕細作,“我們過去習慣稱我們當地的農業為 ‘繡花農業',就是在耕種過程中,把田間地頭的土地都利用起來,用田坎玉米套種大豆,而今我們把這種傳統模式和‘千萬工程'結合在了一起。”據介紹,去年,岳池通過優化種植模式,糧食畝均增産90公斤,綜合畝産值達1萬元以上,助農人均增收180元。
而在何洪波看來,糧食要增産增收,還須依靠科技。“必須要紮實開展糧食高産高效創建,問科技要産量。”何洪波告訴記者,2013年大竹縣共開展糧食示範項目16項,示範項目地區平均畝産244.7公斤,比非示範區畝增32.7公斤。
省人大代表、簡陽市禾豐鎮鎮長陳明清認為,保障糧食安全必須重視“人”的因素,對此他建議提高種糧人的積極性。對種糧大戶給予大力支持,通過種糧大戶的帶動示範,穩定糧食生産面積,提高糧食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