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管把東西種好,銷售一點不用擔心……”説起訂單農業,肇州縣肇州鎮新城村農民姚喜臣樂滋滋地説。
近年來,肇州縣充分依託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合同服務為抓手,積極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2013年糧食訂單種植面積達60萬畝,1.7萬農戶因此增收兩億元。訂單農業帶動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為當地的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活力。
農戶心有底,企業降本增效
“訂單農業多賺錢,老百姓得實惠啊。”1月13日,肇州縣二井鎮黎明村種植小菇娘的合作社社員們,領取“種植訂單”款項時不住地感嘆。
黎明村的小菇娘遠近馳名,如今有200多農戶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去年6月,合作社與本縣食品加工企業簽訂了收購合同和供貨合同。如此一來,減少了運輸費用,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對於我們公司來説,有6種原料在當地採購,通過與農戶簽訂單,不但可以提升産品品質,還降低了企業的生産成本,增加了效益。與我們簽訂種植合同的農民‘旱澇保收',每年每畝地能讓農民至少增收500元。”百森公司董事長劉國軍對記者説。
企業下訂單,農民種植零風險
肇州鎮新城村是發展訂單農業最早、最好的行政村之一。
“通過發展訂單農業,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今年,我村訂單種植面積已全部落實,預計能達到10000畝。”新城村村幹部張忠義介紹,該村在訂單農業種植中先行先試,探索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種植的新模式,讓農民真正受益。目前,訂單農業已經成為該村農戶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農民經濟收入結構悄然發生改變,訂單農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肇州縣農業局一位幹部介紹,訂單生産是今後農業規模化種植經營的發展方向,訂單農業幫農戶解決了三個問題,即風險問題、利潤問題和技術問題,使他們從思想上擺脫了後顧之憂,甩開膀子種,種出來都是錢。
幾家企業負責人説,企業提前與農民簽下種植訂單,保證以“保護價”收購,收購價只隨市場上浮不下浮,讓農民種植零風險,以此打造企業的原料基地,確保從源頭上保證質量,形成企業靠農戶為農戶,農戶靠企業為企業,訂單成為企業和農戶之間實現利益共享的橋梁。
農民增收,農村經濟新發展
托古鄉位於肇州縣東南部,是遠近聞名的精緻米加工之鄉。現如今的托古小米不僅與沃爾瑪、新瑪特等大型超市簽訂了購銷合同,直接進入超市進行銷售,同時也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成為了“國宴”接待米。隨著托古小米知名度的提高,産值也不斷提高,不僅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也成為了富民強鄉的支柱産業。
托古小米企業負責人姜濤介紹,目前,他的企業引進了先進穀子加工設備,建設綠色穀子生産基地,並以“企業+農戶+基地”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使合作社農戶達到了1500多戶。採取統一供種、統一供肥和建立全程技術服務網絡等方法,全力保障小米的質量,也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去年,該鄉穀子種植面積增加到21000畝。
種糧不愁賣,由此做保障,讓農民對食品加工企業更加信賴。每年農忙季節一過,這些企業便成了附近農民打工賺錢的好去處。記者在老街基食品包裝生産車間看到,十余名農民在忙碌,他們有的在搬運貨物,有的在分撿原料,有的在生産包裝。這些人中,大多以中老年婦女居多,正在幹活的新城村村民孫學敏説:“工資從不拖欠,我們做的是最簡單的活,一個月能拿一兩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