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丹梅 郭少雅
近年來,陜西省合作社快速發展,合作社及入社農戶數量不斷增長。然而,合作社發展浪潮中,組織不夠規範、市場競爭能力不足等隱患逐漸凸顯。如何提升發展層次,成為陜西省合作社再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
陜西省農業廳從2011年開始,每年統籌項目資金3000萬元,開展了合作社示範提升行動。經過3年的實施,合作社的經營規模迅速擴大,標準化生産、産品質量安全、規範化管理、服務帶動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明顯提高,為促進全省合作社發展提升找到了突破口。
産業提升:變自發配置為專業整合,變自由經營為精細化管理,抓住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進程的牛鼻子
成立於2008年的寶雞市眉縣金橋果業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國家級示範合作社,輻射帶動周邊5400畝果園。理事長任建社是在眉縣最早發起組建合作社的人,與動輒就擁有上千名社員的合作社不同,金橋果業發展到現在也只有社員256戶。“很多人以為‘大聯合'就是合作社,其實合作社絕不僅僅是農民簡單‘抱團'。提升合作社品質的關鍵在於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把各種優勢資源整合起來,從而得到效應最大化。”對社員加入極為“苛刻”的任建社如是説。金橋果業的有機獼猴桃,地頭價就達到12元/斤,果農1畝地的毛收入能有3.6萬元。
眉縣的另一家獼猴桃合作社幸福洋專業合作社則把提升功夫用在了種植標準化上。理事長楊幸福是個種獼猴桃的“老把式”,在合作社帶動的1300多家農戶的眼裏,在種植技術上,楊幸福實在是個太較真的人。楊幸福為他們合作社的獼猴桃打出了這樣的廣告語:哇!硬著也好吃。而且向消費者承諾:7天內可無條件退貨。
要讓獼猴桃硬著也好吃,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個獼猴桃的生産週期中有26個控制點,從修剪、梳蕾、授粉到摘心、疏果……老楊會一直守在果園裏,“監督”每一家農戶。
為了讓社員按要求疏果,合作社以1.5元/斤的價格收購農戶們提前摘下來還未成熟的果子。為了保證有機品質,合作社為社員提供每畝地5車牛糞和半袋尿素的農資。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用紅糖和菌種培育微生物,配合農家肥使用。經過微生物催化的生物肥不僅避免了熱性太大的缺陷,而且從根本上改善了土壤環境。這樣生産出的獼猴桃,含糖量高於14%,比新西蘭的“奇異果”還要酸甜適度,果肉細膩。
如今,“眉縣獼猴桃”已成為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2013年全縣獼猴桃産業收入達到23億元,農民人均單項産業收入達到9000元,獼猴桃已成為眉縣縣域經濟的主導産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能力提升:進一步延展資源優勢,大幅提升合作社市場營銷能力,合作社成為供給關係的調節者和價格制定者
渭南市蒲城縣四方合作社會議室的墻上寫著這麼兩句話:“提質基礎在有機,增效在貯藏。”在合作社擁有的10個貯藏能力為100噸的果庫前,合作社的銷售經理張玉虎給記者講述了他們把蘋果從1.6元/斤賣到3.5元/斤的“訣竅”:1000噸的果品貯藏能力是四方合作社最大的底氣。自從建了冷庫,“賣蘋果”和“種蘋果”一樣,成了可以被合作社控制在手裏的環節。“2013年10月底蘋果的地頭收購價在1.6元/斤左右,我們合作社用2.6元/斤的價格把蘋果收過來,2014年春節前後可以賣出一批,到清明節前後,正是水果斷檔的時候,那時候的出庫價可以達到3.5元/斤。合作社把地頭的利潤全部讓給農戶,賺的就是通過貯藏提升市場營銷能力的錢。”
陜西中西部是天然的蘋果最佳種植帶,但是與果業生産的欣欣向榮相比,貯藏發展明顯滯後,已成為制約該省果業發展升級和果農增收的“瓶頸”。絕大多數的蘋果在收穫期被農戶堆在田間地頭,以“一鍋端”的形式被各地而來的收購商買走,季節性的供大於求決定了定價權掌握在收購商手裏。針對這一情況,陜西省專門為果蔬合作社“量身定做”了標準貯藏庫的“百庫建設”工程項目。2011年正式實施,每年安排1億多元專項資金,每個合作社扶持80萬~120萬元,幫助100多個果蔬合作社建設千噸標準氣調庫。“百庫工程”項目列入目前已統籌安排項目資金4億多元,支持429家果蔬合作社建設貯藏庫,新增庫容總量達到45萬噸,不僅增強了陜西果品蔬菜的貯藏能力,而且提高了果菜的收購價格,農民增收顯著。
渭南市大荔縣興旺果蔬專業合作社先後建起一個5000立方米的冷藏庫和4000立方米的氣調庫。大荔縣的蘋果基本都是中早熟蘋果,遠銷俄羅斯。如果不經過24小時左右的冷藏庫遇冷過程,減少蘋果的呼吸,等運到國外,至少1/4都會爛掉。理事長韓興旺説,經過冷庫“遇冷”處理的蘋果每噸可以賣到近5000元,銷售額比過去提高了1倍多。合作社的蘋果基本銷售告罄後,冷藏庫還被用來代客商貯存從陜北地區收購來的中晚熟蘋果,每噸可以獲得350元的代貯費。一年下來,僅僅因為擁有冷庫,合作社的收益就增加50多萬元,社員因此而獲得的分紅達到43萬元。
文化提升:合作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併發揚光大,過去散落在民間的藝術精品,在農民的聯合下提檔升級,邁上産業化發展道路
西安市明城墻的南墻根下,有一條著名的古巷叫做書院門。走進去,便可體驗到這片古老土地上獨特的文化魅力:惟妙惟肖的皮影、花樣繁複的剪紙、色彩艷麗的馬勺、宛如彩虹的土織布……
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這些流傳於民間的手工藝術品面臨著技藝流失、産業萎縮的局面。厚重的歷史文化如何傳承?陜西省通過組建文化合作社,將其轉化為文化産業鏈條,在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探索出一條新途徑。陜西省農業廳農經處副處長張旭鋒介紹説,這些文化合作社一般由一個或幾個民間藝術大師、藝術能手發起,自覺自願地組成合作社,形成一個文化産品實體。
在蒲城興文麥草工藝專業合作社的工作車間裏,出生於麥草工藝世家的理事長賀興文和他的“徒弟”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對麥稈進行打磨、燙色、裁剪。“二十四節氣農耕圖”、“陜西八大怪”、“秦腔臉譜”等一幅幅反映陜西民俗文化生活的麥稈畫活靈活現。賀興文告訴記者,這些立意獨特、“土”味兒十足的麥稈畫已經成為國家饋贈外國首腦的藝術品,在拍賣行裏動輒賣到數十萬元、上百萬元的價格。
麥稈畫興起于唐宋年間,卻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逐漸沉寂,只有一些粗製濫造的作品出現在農村人家的紅白喜事上,難尋其間的藝術價值。賀興文意識到,“麥稈畫是陜西農民在農閒時創作出的工藝品,只有讓麥稈畫真正回到農民的生活中,這門工藝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2007年,賀興文&&組織的興文麥草工藝專業合作社成立,發動周邊的農民重新拾起麥稈畫技藝。蘇坊鎮封村村民張月香原本在外打工,經過一番培訓後,她再也沒有離開故鄉:“待在家裏,既能幹地裏的活,也能照顧孩子,一年還能通過做麥稈畫賺1萬多元,這樣的日子踏實。”
“因為有了合作社,才把逼上絕路的皮影救活了。”華縣龍鳳皮影專業合作社發起人、皮影雕刻大師汪天喜深有感觸地説。由於製作工藝複雜,皮影産品數量少,眾多民間藝人單打獨鬥,經濟效益極為低下,是合作社將他們組織起來形成合力,才有了今天的華縣皮影産業群。
麥稈畫、皮影、面花、糧食字畫、手織布……這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在陜西打造合作社提檔升級的過程中,既破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難、傳承難、發展難,又給眾多農民創造了致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