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一個合作社帶出人均萬元村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15日 08:3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阮蓓

  四川省閬中市方山鄉農民素有種植生薑的傳統習慣。“雪洞村444戶1500多人,家家戶戶都種姜,但以前一直不成規模。”日前,方山鄉雪洞村黨支部書記馮林告訴記者,該村于2004年成立了方山鄉雪洞村生薑協會,由於生産基地多處於山區,多年來路、渠、池、溝未得到完善,老百姓種一年銷一年,積極性不高,加上無品牌賣不起價,有些村民索性撂地不種了。

  如何讓老百姓依靠生薑實現真正富裕?2007年初,馮林&&成立了雪洞生薑專業合作社,並全票通過兼任理事長。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通合作社發展的“毛細血管”:當年就爭取到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基本農田改造等涉農項目資金500余萬元,改造了合作社核心示範基地1000畝的基礎設施,形成了田成方、土成型,田網、路網、水網配套,灌、排、蓄功能齊全後,合作社又成功註冊了“雪洞牌”生薑商標。

  科技創新提升效益

  “有了品牌後,當年全村種植的500畝生薑畝産就達到3000公斤,在本地市場上每公斤賣2元錢,畝産值6000元左右。”但在馮林看來,還需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拓寬市場,才能贏得更大的效益。於是,合作社帶領姜農們開展生薑高産栽培技術攻關,探索出了建溫室大棚種姜、地膜覆蓋種姜技術,併發明製作了8台專門用於平地密植種姜打姜窩子的機械。“用打窩機種姜栽得多,種出的姜賣相好産量高,畝産可達1萬斤。”馮林向記者細數“平地窩子姜”的優點:8月份貯藏,可存半年,比普通生薑提前上市,産值高,“普通姜總成本2000元左右,畝産5000斤,按1.5元一斤算,除去成本,毛利潤5500元;而窩子姜總成本4000元,10000斤也按1.5元一斤算,毛利潤可達1.1萬元。”

  同時,合作社還開發利用無菌生薑技術,充分重視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協調管理,在生薑傳統種植的基礎上,平均每畝增産30%以上,控制姜瘟效果90%以上。“合作社嫩薑最高可賣10元一斤,去年銷售1200多噸,銷售收入3600多萬元。”馮林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合作社基地規模已經覆蓋了閬中市方山、老觀、西山、龍泉、解元、五馬等22個鄉鎮,這些新技術也開始全面推廣。當地姜農全部窖儲姜種,通過這種方式向其它基地鄉鎮供種,每公斤售價都在7元以上,利潤高出一倍多。合作社從2008年以來生薑種植面積達到了5萬畝,其中雪洞村村民種的500多畝生薑,年産量均在200萬公斤以上,人均生薑收入超過了1萬元,一躍成為全鄉的“首富村”。

  深挖生薑增值空間

  通過加強引導、強化科技,“雪洞生薑”的規模越來越大。

  良好的發展環境孕育出一大批致富能手,村民王佔發就是合作社“土生土長”的一名業務骨幹。他告訴記者,為使生薑在有限的土地上達到更大的産量,他提出生薑不同用途需要採用不同種植方式的技術觀點,探索出生薑多種催芽方式、病蟲綜合防治、地膜覆蓋、遮陰網栽培等技術,並深度開發窩子姜栽培和大棚生薑栽培等,解決了生薑密度、産量問題,早、中、晚搭配種植,“薑蒜輪作”解決姜瘟,創造出畝産值比常規種植翻幾番的佳績。“目前我們建立了兩個生薑保鮮庫,3萬噸生薑製品生産線,年加工生薑27萬噸,開發了姜油、薑片、薑茶等22個系列産品,為姜農産前、産中、産後提供了一條龍服務。”

  因示範帶動效應顯著,雪洞生薑專業合作社于2010年獲得“國家級”示範合作社稱號。在合作社組織帶動下,形成了以方山鄉雪洞村為核心、輻射周邊30多個鄉鎮、年産量2.5萬噸、年産值近6000萬元的生薑生産基地,“雪洞生薑”知名度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合作社不斷加強與市場的連接,深挖生薑增值空間。馮林告訴記者,合作社與數家四川省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簽訂了常年供姜協議,並與當地以生薑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5萬畝生薑銷售暢通無阻,畝均産值達到1萬元以上。還開拓建設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通過“一站通農業網”發佈産品市場信息等。近年來,通過合作社組織外售的生薑就達15萬噸。

  “合作社根據産姜淡、旺季間市場價格波動大的特點,充分挖掘旺貯淡供潛力,探索出建設簡易貯藏大窖的成功模式,既幫助社員貯姜,又發動農民自行建窖貯姜,有效解決了社員賣姜難和種姜收入不穩定的問題。僅此一項,可使社員增收翻一番。”對於成績,馮林並不滿足,對於合作社的未來,他還有更長遠的設想:“2013年已經通過國家級標準化生産基地、綠色生薑認證,今年將推廣地膜早栽生薑、設施大棚生薑、窩子姜栽培2000畝以上,繼續推動‘雪洞牌'生薑系列産品包裝上市,擴大綠色生薑標準化種植1萬畝。”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