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丹丹
安徽九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豬場託管”的企業。董事長吳義師是獸醫博士生,從事養豬行業已有十餘年時間。他一直看好託管市場的商機:“全國養豬業正處於千家萬戶的分散飼養向規模豬場轉型時期。提高生豬的産量、質量,大力發展規模豬場成為必然選擇。而為規模豬場提供全程專業服務的市場則是空缺,這塊蛋糕真的很誘人。”
績效考核服務優劣有獎懲
青陽五星豬場老闆吳成培是九德公司的第一個客戶。吳成培説:“我雖然投了幾千萬養豬,但自己對養豬一竅不通。九德公司正好給我提供技術和管理,每年母豬年出欄上市數從以前的14.1提高到17.8,同時,通過他們的管理降低了養豬場的用工數。”
“管理出效應。養豬場70%的成本都投在飼料上,通過專業化科技管理能降一個百分點,都讓我們省了好幾十萬。”蚌埠八大集豬場老闆曾祥明説,他的養豬場雖然是個老場,可是發展想上一個臺階就很難。通過九德公司託管後,解決了制約豬場發展的“技術和管理”兩大難題。他們派一名場長協助管理。公司技術中心根據豬場的生産現狀,制定生産計劃、流程安排、飼料配方、免疫程序、保健方案、飼養員考核辦法等,然後派臨床經驗豐富的技術經理常駐該場,進行日常生産技術管理,同時要求技術經理定期向技術中心反饋該場的生産情況,技術中心根據反饋情況對原方案不斷進行優化。託管後該場生産成效顯著提高,其中成活率提高了5%,飼料利用率提高了9.5%,託管當年經濟效益提高了30萬元。
現在接受九德託管的萬頭豬場,在安徽省已有7家。“我們也接觸過一些其他託管公司,但大多是飼料、獸藥企業的營銷式託管。九德公司只提供技術和管理,考核指標主要是每頭母豬年均提供出欄豬數和藥費額度兩項。”合肥東瑞豬場的負責人介紹説。
比較吸引豬場的是九德公司對目標未完成還進行一定的理賠。吳成培介紹説,以他們公司為例,九德公司保證在合同期內平均每頭存欄生産母豬提供上市商品豬合計要達到16頭。若低於16頭,將對差額部分按每頭豬160元給予賠償;若超過16頭,將對超過的所有出欄豬按每頭160元提取獎勵。託管公司每場每年收取託管費6萬元,派駐的技術員工資按市場領取工資。
困難挑戰並存讓市場檢驗
“我們認為,豬場託管比較適合在中小養豬場進行合作。特別是那些缺人缺技術的養豬場。”曾專題調研過九德託管模式安徽省農委副主任周世其介紹説,這種發展模式有利於加強不同形式的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之間的溝通聯絡,提升養殖水平。
安徽省畜牧局局長董衛星表示,專業的養殖託管服務有利於母豬繁殖率提高、疫病防控等,將標準化養殖和管理模式介入企業生産管理中。同時,讓豬場所有者從日常的技術性管理中解放出來。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士雲説,豬場託管是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必然産物。未來還可以從技術、管理託管向市場、信息等全産業鏈延伸。豬場與公司的合作建立在彼此充分信任的基礎上,否則很難實現。
“我們政府部門關注和引導,但絕不用行政的力量去推動。豬場託管通過市場檢驗不斷摸索完善自身服務。”合肥市畜牧局局長夏倫平説,越來越多的工商資本也投身養殖行業,對豬場託管是個利好消息,期待豬場託管模式發展成為典型養殖企業生産的管理模式。
“公司發展當務之急最缺的就是人才。我們企業要對人才實施培訓才能上崗。”九德公司的總經理葉明説,他們希望政府能夠對人才培訓進行貼補或者是提供貸款。如果能夠把這些培訓放到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裏面就太好了。
吳義師説,豬場託管看起來很美,但實施過程中需要大量細緻工作要做,與養豬場不斷進行磨合。他們公司的合同從最初的兩三頁紙擴充到今天的七八頁紙便可略見一斑。即便如此,他還是對這個行業充滿了信心。“僅僅在安徽,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豬場就有400多家。我們才只做7家。我們未來的市場還很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