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市場信息 >

花卉“遇冷”倒逼産業應勢而變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10日 10:14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馬玉

  近日,荷蘭安祖公司的花卉新品種如期而至,山西振東園藝公司總經理劉振東卻在猶豫要不要引進這些新品種。

  花卉市場的不景氣,帶來了銷售額的萎縮,也讓劉振東感受到了2013年花卉市場的陣陣“寒”意。“溫室種植花卉的規模大,成本高,除了每年40萬元的承包土地費用,單單維持溫室花卉的生産就得上百萬元。”經營著四個花卉溫室種植基地的劉振東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輾轉籌借,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農業部種植業司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花卉的銷售、生産同比增幅呈現下滑態勢,花卉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相關專家分析,長期以來花農和花卉種植企業關注以商用、工業用途為主的高檔市場群體,盲目擴張規模,加之花卉品種多從國外引進,自主研發少,導致市場呈現的花卉品種單一、消費主體單一。

  眼下花卉市場的“冷遇”被認為是改變行業態勢的信號。從求數量、規模轉向調整種植結構、根據市場量體裁衣、自主研發的要求已經逼近。

  太原淖馬花卉基地2013年初採用集約化育苗技術試驗培育了20萬株蔬菜苗,如今大多已被周邊的農民訂購。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基地逐步開始育苗種植設施蔬菜,來緩解花卉種植的不盈利。同時,調整了花卉品種,以市場需求較多的蝴蝶蘭、紅掌、一品紅等品種為主,開始探索市民大眾的需求和消費習慣。

  山西梅芝園花卉産業園抓住建設都市美麗家園的機遇,拓展社區美化、樓頂綠化和陽臺花藝業務,2013年有了500萬元的工程項目,在不景氣的花卉市場中找到了“花卉+服務”的銷售新增長點。不僅如此,梅芝園還聯合山西農業大學、山西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共同創建了花卉種苗組培繁育中心,推廣組培技術,設立博士工作站,建立了專業人才支撐隊伍。

  這樣順勢而變的案例表明,消費群體是多元的,消費需求也是多元的,從關注商用、工用轉向關注尋常百姓是花卉企業拓展市場的需要,而品種多元化、擁有自主研發的品牌又是花卉産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推動力。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鄉約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