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福建攻關糧食增長新模式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07日 09:44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記者 蔡茂楷)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福建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近年來,福建耕地拋荒壓力逐年加大。棄耕兩年以上的拋荒田約14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7%左右;雙季稻改種單季稻導致的季節性棄耕40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20%左右。作為全國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福建糧食自給率不到40%,每年調入糧食1000萬噸以上,是全國第三大糧食主銷區。

  面對逐年嚴峻的糧食生産形勢,福建省委副書記于偉國在會上表示:“糧食生産不僅要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攻關和推廣糧食增長新模式,必須成為下一階段農業工作的重點。”

  副省長陳榮凱分析説,造成耕地拋荒和季節性棄耕的主要原因為:一是農田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特別是山垅田的路、溝、渠不配套,有的缺乏水源成為“望天田”。二是機械化水平低,綜合水平僅為37%,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三是勞動力大量自流,全省約有780萬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就業或居住,近年每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約40萬人。四是農資價格高位運行,種糧比較效益低。

  “穩定糧食生産,一靠面積,二靠單産,攻關糧食增長新模式。”陳榮凱對今年福建的糧食生産作了部署。一是嚴守1710萬畝耕地紅線,遏制耕地佔多補少、佔優補劣、佔近補遠、佔水田補旱地現象。二是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安排1億元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用於糧食增長模式攻關與推廣,攻單産,增總量。整合土地整理、節水改造和小農水設施建設等項目資金,新建項目210個以上,年度投資35億元以上,以提高耕地産能。三是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省級財政安排農機購置累加補貼和示範推廣經費1億元。爭取水稻機插秧面積達200萬畝以上,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0%以上。四是加大對糧食産區和種糧大戶直補支持,對承包3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每畝給予30元以上獎勵。對在山垅田從事農業生産經營的農戶和經營主體,在標準農田建設、農機具購置補貼上給予優先安排。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鄉約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