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閻良:種甜瓜 大家收入都能再提高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03日 10:00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西安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起閻良土特産,甜瓜不得不提;在甜瓜種植圈內,閻良區科農瓜菜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張小平絕對是大名鼎鼎。

  “種甜瓜,找小平,保你賺得不得停!”這句順口溜在閻良甜瓜種植區廣泛流傳。

  12月17日上午,記者見到張小平的時候,他正在田間地頭指導新入社的農戶搭建大棚。一座座用鋼架新搭起的棚架,遠看好似一道道銀色的拱門,成片成片連在一起,蔚為壯觀。

  “你看,今年新建的這個園區面積500畝,這些地都是農民自願流轉到合作社的,現在國家提倡搞設施農業,今冬區上又扶持瓜農,搭建大棚的鋼架都是免費提供,農民只自己組裝就成。種了甜瓜,合作社全程技術指導,品質檢測,還包銷售。所以,大家積極性都比較高。”張小平告訴記者。

  順着張小平手指的方向看去,農田裏的人正忙得不亦樂乎。有的用農用三輪車往地裏運大棚材料,有的站在地下扶着,有的站在高處安裝。“我種植甜瓜有十多年了,過去用的是竹竿大棚,又低又小,而且容易倒塌;現如今這新大棚比老式的寬大,而且抗風雪能力強。有了這些設施,不但作務起來方便、省力,而且甜瓜上市還能提前一二十天,自然就能賣個好價錢。往年春季種完甜瓜後,地裏基本上就種植玉米;有了這鋼架大棚,明年秋季還能再種一料秋菜,現在菜價也美得很。”正在安裝大棚的農民馮朝陽高興地告訴記者。

  “這還不多虧國家政策好!現在國家各種渠道補貼農民種地,要不我們咋能碰上免費建大棚這好事!”接過馮朝陽的話,張小平接着説。“十八大後國家政策鼓勵農村土地流轉,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繼續鼓勵農村土地流轉,鼓勵種田大戶。只有土地集中,才能提高生産效率和水平。一家一戶種地不掙錢,但是一家要種十家的地,種地就能有效益,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要麼進城打工,要麼到農場裏打工,收入都不錯。明年,我們合作社打算再流轉2000-3000畝土地,這裡成片就都種上甜瓜了。種別的不敢説,咱種甜瓜拿手,我敢説是穩賺不賠,大家的收入都能再提高。”

  張小平敢説種甜瓜穩賺不賠,是因為他是一個有着近30年“工齡”的老瓜農。上個世紀80年代初,薄皮甜瓜“一畝園,十畝田”的收益,讓張小平認準了依靠種植甜瓜致富這條道。多年來,種植甜瓜的經驗,使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甜瓜種植專家,也是群眾眼中的致富能人。2007年,西農大進修歸來的張小平,組建了閻良區科農瓜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後,張小平組織建設甜瓜示範園、註冊品牌、推行無公害標準化栽培、開拓中高端市場、邀請專家教授“點對點”服務……逐漸成為閻良區甜瓜發展的領軍人物。

  “現在的國家農業政策,真是越來越支持農民發展了。今年我用我的大棚做抵押,在銀行貸款30萬元,用於建設新的大棚。現在區上正在搞農村土地確權,土地確權後,我們還可以用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資金不愁了,土地流轉了,就這兩年,我很有信心讓我的甜瓜種植規模翻番擴大,帶領更多的農民致富。”説起當前的大好形勢,張小平非常高興。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鄉約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