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親眼所見,記者不會相信錯落有致地站在3米多高樹枝上的是一隻只雞。在記者眼中的稀罕事兒,但在郊區山林散養雞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永春眼裏再尋常不過了。
“你這雞養的厲害啊,能上樹。”
“這就是散養雞的特點啊,活動空間大,雞能在最自然的環境下生長,俺們村裏人叫它們‘上樹雞'。”自己養的雞得了“名號”,孫永春挺驕傲。
被障網圍起的一塊林子裏不時有雞飛起來,也有的成群結隊相互追逐。足夠的場地與樹林的搭配讓這裡的雞顯得格外靈動。
“這麼養雞挺容易,把雞放出去讓它們自由活動就行了。”記者説。
“現在看挺好,剛起步的時候可把我難壞了。”孫永春想起創業初期眉頭皺了起來。
5年前,孫永春無意被《致富經》節目中南方農民林中散養雞的創業故事所吸引,一時間,創業的激情在他心頭攪動。
“那時候手裏的錢不夠,多虧了平安鄉領導的協調幫助我才拿到了10萬元的貸款,雞舍啥的都是靠這筆錢置辦起來的。”
由於剛開始沒有經驗,孫永春到處收笨雞蛋育雛。那時候3000多只種蛋出雛率就六七成。第一年下來心沒少操,累沒少挨,可錢沒賺到。
後來一個在哈爾濱“販雞”的商人告訴老孫,雞出雛率不高因為少打了一種疫苗。聽了“高人”的指點,老孫第三年的育雛率就大大提高了,3000多只種蛋能出 2700隻,而且品質優良。幾年來,孫永春沒有放棄學習,不斷上網查資料,到外地學技術,鐵了心要把雞養好。
在一棟雞舍,孫永春向記者介紹起了育雛“寶貝”,“這個叫育雛籠,是2011年添置的。原來育雛都是在火炕上,還有在地上燒爐子的,咱們養的雞多老辦法都行不通。這個育雛籠可以防止雞不受擠壓,溫度好掌控,便於管理,雞不容易得病。”
現在,孫永春的養殖場承租兩萬平方米林地,雞舍340平方米,年養2000多只雞,在當地小有名氣。為此,孫永春還自己編了句廣告語,“要吃美味本地雞,就找郊區孫永春。”
孫永春出名了,周邊一些養雞戶也紛紛來“取經”,在郊區有關部門的協調下,成立了佳木斯郊區山林散養雞專業合作社,吸引了有養殖條件的農戶參與進來共同增收。
“合作社還在發展階段,現在我們就是資源共享,技術共享。春天誰家種蛋不夠用就相互幫一把,蛋銷路不好我就幫著找門路。20多戶社員每家都上千隻雞,統一商標,統一技術,讓他們省了不少心。”孫永春説。
孫永春養的雞100元一隻,雞蛋1.6元一枚,價格不低,但不愁銷路。“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多人都是專程開車到他的養殖場買雞和雞蛋,每年僅雞蛋就能賣出5萬枚。
“我今年又進了幾個新品種,這是北京油雞,那個是中原土雞,跑的那只黑雞是下綠皮蛋的,還有貴妃雞……”老孫的下一個目標是學好營銷,擴大養殖場規模,帶動更多人靠散養雞增收。
抓住特色路更寬
孫永春養的“上樹雞”火了,孫永春的名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回頭想想,養雞戶這麼多,為啥老孫名聲在外。歸根結底就是他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特色之路。別人養雞賣幾十元,他養的雞就賣100元。而別人付出和投入的未必比老孫少,這樣差距就出來了。
孫永春以本地雞為圓點,以林中散養方式為亮點,既為雞平添了“貴氣”,又鎖住了蛋的升值空間,一舉多得。孫永春除了敏銳的眼光和獨到的市場判斷力,還有一點值得肯定,就是他沒有忘記致富無門的鄉親們。他挑起合作社的擔子,這對於他來説責任更大,擔子更重。從他未來發展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會把特色養殖這條路堅定地走下去,祝福他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跟隨他一起致富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