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柚樹就是一張百元票子。除去化肥農藥和雇工成本,可凈賺20萬元,1株蜜柚增收100元,相比去年收入又增加了!”正忙著采收的許丙元興奮地告訴記者。
雖然時間已是初冬,但閩南山區暖陽普照,柚農們正在采收今年最後一批柚子。在文峰鎮三坪村果農許丙元的果園裏 ,沉甸甸的蜜柚挂滿枝頭。許丙元家共有蜜柚樹2千株,今年采收了18萬斤柚子。
今年,“中國柚都”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又迎來一個豐收年,全縣蜜柚産量達到120萬噸,銷售額預計近50億元。平和是首批國定貧困縣,也是生態敏感區。30年來,這個縣持續把發展蜜柚産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不僅使農民致富,同時讓荒山披綠、生態得以保護。
平和縣地處閩粵兩省交界處,縣內山多地少。上世紀80年代,平和縣開始推動發展琯溪蜜柚,促進規模種植。2013年平和縣琯溪蜜柚種植達65萬畝,柚子種植規模、産量、産值、國內市場份額和出口量等指標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據了解,今年最普通的白肉蜜柚收購價平均在1.3元/斤,扣去成本,一斤的純利大約0.8元。一株盛果期的柚樹平均産蜜柚200斤左右,凈收入就有100多元。
文峰鎮黨委書記賴耿生介紹,文峰鎮人口1.4萬,2/3的農戶種植蜜柚,人均5畝蜜柚樹,今年每畝的凈收入有6千元。前浦村以往是文峰鎮“後進村”,依靠蜜柚經濟,後進成為先進,戶均收入達30萬元之多。
小溪鎮聯光村果農李和明告訴記者,“聯光村現有420多農戶,每戶都種柚子,種植總面積達6000多畝。這幾年柚子的銷路很好,每戶年收入平均在8萬多元。”
蜜柚采收旺季,平和縣甚至出現“用工荒”,雇工一天的工錢要二、三百元,沒有柚樹的農民,一個月也可以掙上幾千元的工錢。
縣長黃勁武説,平和全縣農民平均收入的70%都是靠柚子帶來的。今年近50億的銷售額中,扣除成本,全縣果農的純收入超過30億元。
蜜柚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將豐産的蜜柚銷售出去,一直是平和縣的頭等大事。
早在1997年,平和縣就拿出一百萬元為平和琯溪蜜柚打廣告。平和縣註冊的“平和琯溪蜜柚”商標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還申請了原産地保護,商標由全縣蜜柚種植戶共享。
黃勁武説:“在平和,書記、縣長是蜜柚一號推銷員。”就在10月底,黃勁武帶著銷售隊伍到東北哈爾濱等,跑超市、進高校,想方設法拓展銷路。在哈工大的食堂門口,平和縣向每個大學生贈送一個柚子,搞免費品嘗活動。去年,同樣的活動走進了北大、清華等高校。
每年10月份的蜜柚采收旺季,平和縣都要舉辦蜜柚節,為蜜柚銷售造聲勢、打廣告。期間,還進行“柚王”評選,引導柚農改善品種、提升品質。
拓展出口市場是平和蜜柚銷售的另一重點。2003年琯溪蜜柚首次登陸歐盟,成為全國柑橘類水果走進歐盟高端市場的第一個品種。
平和東湖農産品有限公司是平和蜜柚的出口大戶,在寬敞的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忙著包裝蜜柚。記者現場看到,整齊碼放的蜜柚包裝箱,分不同出口國家堆放,有俄羅斯、比利時等。公司董事長林啟明説,出口歐盟一噸的價格是4千元人民幣,公司一年的出口量在4萬噸左右。
縣委書記沈金水介紹,平和全縣建立了83個出口基地,全縣出口企業有83家,今年預計出口15萬噸。為了長期佔領對食品安全一向挑剔的歐盟市場,平和縣與檢驗檢疫部門配合,建立大基地全過程監管模式,極大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
平和還開發出用來“看”的文化柚。通過相關技術處理,柚子錶皮上會長出諸如“壽”、“生日快樂”、佛像等文字和圖案。由於柚子存放時間長,而且香氣宜人,文化柚很受歡迎。
蜜柚深加工是平和日漸興起的一大産業。南海集團有限公司是平和蜜柚深加工的龍頭企業。在公司的産品展示大廳,擺放著用蜜柚開發的軟糖、果醬、果脯、果酒、果茶等系列産品,引來廈門航空公司前來洽談,擬用作飛機配餐食品。
在三坪村浦口,建有連片500畝盛果期琯溪蜜柚園“五新”技術示範基地,套在紙袋裏的蜜柚正待採摘。當地農民戲稱,“平和一大怪,蜜柚穿紙袋”。記者在該基地看到,節水滴灌、太陽能殺蟲器、幼果套袋等技術都得到使用。
黃勁武介紹,平和縣計劃通過示範帶動,改善蜜柚品種、使用生物新農藥和新型肥料、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普及免修剪環割等“五新”技術,在未來二、三年使優果率達到90%,新品種調整達到50%,出口歐盟標準率達到80%。
僅品種改良一項,增收效果就十分明顯。從傳統的白肉蜜柚,改良到紅肉、三紅、黃肉等新品。紅肉的蜜柚,所含的胡蘿蔔素和番茄素比白肉高出40余倍,口感也更好。今年白肉蜜柚的收購價一斤在1.3元,紅肉購價達3元,黃肉則超過7元。
新品種、新機具、新化肥等“五新”技術,推動平和蜜柚産業實現質的飛躍。賴耿生説,過去運肥上山、運果下山,都靠人工肩挑,工錢貴還請不到人手,現在搞山地軌道運輸車,用機器代替了人工,降低了成本。
福建省農業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平和縣立足自身特色、突出資源稟賦,三十年來持續發展蜜柚産業,追求綠色GDP,既有了“金山銀山”,又保護了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