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一個面積僅1平方公里的小村莊,從村頭到村尾開車只需2分鐘,人均耕地不到一分,一不靠山二不靠海,更沒有礦産資源,就是這樣一個“巴掌”大的貧瘠村莊,2012年工農業産值達到10.6億元,村民住在有保安巡邏的高檔住宅小區。
更讓人刮目相看的是,這個小村莊在自身富起來的同時,還幫助甘肅兩個貧困村“脫帽”。小小蓉中村,究竟有何“秘方”?
“思路決定出路”
“以蓉中村‘耕種無土地'的實際情況而言,想要致富,發展傳統農業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村黨委書記李振生分析。
“思路決定出路”,上世紀90年代,李振生就組織村幹部、村民到江蘇華西村、山東西王村等一些名村參觀考察,開闊眼界。“儘管各地農村自然條件有差異,但只要因地制宜,創新理念,都是可以發展的。”李振生堅信。
蓉中村在探索中找到了出路:因地制宜辦企業,組織村民把無人居住的雜地、廢棄磚瓦廠等閒置土地資源,以土地折價方式入股,建設標準廠房出租;&&成立蓉中村蔬菜副食品股份公司……如今,全村共有福建萊克石化等20多家民營企業,年産值9億元以上。
“村黨委一班人懂經濟,敢闖敢試。”村民們認為,蓉中村富起來的關鍵在於村黨委有經濟頭腦。目前,蓉中村黨委成員中,有一半以上具有企業管理經驗。
村民最講實惠,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蓉中村村民也有了自己的“生意經”。村民李斯超在村裏開起了小餐館,日子過得舒坦。他告訴記者:“現在村裏幾乎家家都有小作坊,人人都會技術活,還有很多村民在外地辦企業。”
“做蓉中村村民很幸福”
腰包鼓起來了,但村民的幸福感還跟不上趟,“手上有點錢,晚上沒事幹,有的人聚在一起説張家長李家短,有的人開始買六合彩,甚至賭博。”有村民抱怨。
村黨委成員一致認為“農村需要先進文化”,為此,村裏組織了腰鼓隊、合唱團,辦起了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造了國家一級圖書館,修建了數個健身走廊、籃球場、羽毛球場。“活動多了,生活豐富了,我不再迷戀賭博了。”曾經嗜賭的李德川2008年就當上村威風鑼鼓隊的隊長,“現在不僅有事幹,還有錢賺,做蓉中村村民,很幸福!”
讓村民體驗到幸福的不僅有諸多可供選擇的娛樂生活,還有實實在在的安全感。蓉中村為村民全額繳納新農合,為年滿50歲的村民每年提供一次免費體檢,給年滿60歲的村民每年發放補貼600元,成立村便民服務中心,為孤寡、病殘老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村裏還建起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小孩不出村就能上學。
目前,全村70%的企業是返鄉村民創辦,70%的青年留村就業創業。村黨委認為,在打牢經濟基礎的同時,基層黨組織的職責就是做好服務,讓村民有歸屬感。
“扶貧,最難是換腦筋”
蓉中村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不忘幫扶後進。去年年中,蓉中村結對幫扶甘肅兩個貧困村——武山縣馬力鎮北順村、會寧縣甘溝驛鎮鍾家岔村。近一年來,蓉中村黨委成員們往返福建、甘肅兩地10余趟。如今,這兩個村已經摘掉戴了幾十年的“空殼村”帽子。
一開始,扶貧並不容易。“農民被貧窮嚇怕了!他們連1000元的跟頭都栽不起,不敢搞養殖或投資其他行業,只能苦守著田地,越守越窮。”北順村一名村幹部感慨,“貧困村最缺的是致富理念,扶貧,最難的是給老百姓換腦筋。”
蓉中村黨委班子成員不厭其煩給當地人講蓉中村的發展史,曾經“耕種無土地、就業無崗位、生計無著落、創業無路子”,經過克服困難辦活企業,一步步壯大集體經濟,“我們能辦到的,你們一樣行!”
基層黨組織是帶領農民致富的主心骨,蓉中村積極“育苗”,幫助兩個村培訓村幹部、黨員及村民骨幹。蓉中村分3批將北順村、鍾家岔村的72名村幹部、黨員及青年村民請進來,發給每人手機、電腦,組織他們學習工商管理與市場營銷等知識,引導自主創業。
蓉中村黨委幫助北順村確立發展蔬菜主導産業,幫助鍾家岔村成立牛羊採購中心,按照“支部+公司+農戶”模式,重點扶持100戶養羊專業戶,輻射帶動全村所有農戶。
2012年,北順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3260元提高到6500元,鍾家岔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280元提高到4500元,兩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30萬元。
“農民致富,我們多年來一直跳不出發展種植、養殖、勞務經濟這三條路。蓉中村黨委跳出農業抓農業,為我們打開了全新的思路,帶來的變化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甘肅會寧縣委書記甘孝禮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