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大山深處“新農民”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23日 09:36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11日晨。一夜秋雨,氣溫驟降了許多,又是在海拔680米的大山上,此時曉陽鎮最多只有十五六度,披上一件外套仍然感到寒氣逼人。幸好一個多星期前,林恩輝就已經把新一季剛剛又擴大了面積的葡萄苗栽下了土、還過了肥,如今只剩下要把新擴出的138畝葡萄園打下鋼樁,為來年搭蓋大棚做準備。

  經過了兩年多的農村生活歷練,眼下的小林已經越來越像個熟練的“莊稼把式”,儘管作為一名只有25歲的城市小姑娘依舊是肩很難抗、手很難提,但對於農時的判斷,已經頗為老道。而這也正是她成為“新農民”後的又一種收穫。

  我的青春我做主

  曉陽鎮位於閩東白雲山深處,距離福建省福安市53公里,是全市最遠的山區鄉鎮。本就是生於、長于福安市區的林恩輝,2008年從集美大學外貿專業畢業後,很快就找到了幾份在當地銀行、外貿公司的工作,從此“朝九晚五、安安樂樂”的白領生活就在眼前。

  然而只工作了幾天,受父親影響自小便對“到農村創業”充滿美好幻想的她,最終跟隨著夢想的召喚,毅然辭職,懷揣著家人資助的50萬元,隻身走進大山,按照早就設計好的方案,她要在這裡建立一個全循環、生態化、立體養殖農場。

  儘管學非對口,但小林卻早有準備。上學期間就經常自修有關農業課程,畢業前還專門來到曉陽鎮考察並取土、取水回去化驗,最終確定了以葡萄種植為主的發展規劃。就在她大施拳腳時,現實卻如一桶冰水,差點讓她涼透了心——先是租地難。閩東山區平地本就不多,一塊十幾畝的平地就會涉及幾十戶,甚至上百戶農民,一戶不答應,地就租不下。最後還是靠了鎮政府出面,確定下每畝每年600元的租金才得以搞定。再是人心難搞定。租下的地,才種下果樹不到半年,就被一批反悔了的當地村民,趁她不在時偷偷地灑下除草劑,毀了整片果園。

  蹲在地上,抱頭大哭一場。但一抹乾眼淚,小姑娘不僅沒有放棄反倒乾脆又拖著老爸,倆人一起上山自己動手蓋了座二層板房,板子自己鋸、水電自己拉,又當辦公室又做宿舍樓,算是徹底紮下根兒來。

  比起林恩輝,謝思惠早在報考大學時就已經悄悄為自己“作了主”——報的全是農業類的大學——最終也在2004年如願考上山東農大。還有一條不一樣,小謝的家就在曉陽鎮,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的兒子。

  “我上大學為的就是想要改變中國農村!”小謝一身青春激揚,然而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他卻始終不敢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要是告訴他將來就是想回來當農民,他一定會罵死我的。”懷抱著這樣的理想,小謝從大二起就跟著山東農大果樹專家孫仲序教授等搞研究學技術。整個大學期間,他發表了2篇學術論文。作為第一發明人,還申請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

  2008年畢業前夕,他毅然放棄了學校保研的機會,帶著4年中通過參加央視創業大賽、課題研究而獲得的七八萬獎金,回到了家鄉。果然,迎接小謝的是父親的一臉陰沉。“早知道你就是想種生薑、種地瓜、種茶葉,當初還不如不培養你。”

  當眾多年輕人寧可“漂”著也要呆在城裏時,這裡的年輕人卻爭先恐後奔赴土地,用實際行動喊出:“我們是為夢想而來,我們的青春我們自己做主!”

  成功不是靠隨便

  不光是父親不高興,就是同村的村民們也對小謝很是不以為然——“你以為念了幾本書,就能指點我們種生薑了?”

  由於特殊的地理氣候原因,曉陽鎮一直是整個閩東地區種植生薑的傳統基地。然而由於始終無法克服的“姜瘟病”,使得當地生薑規模始終做不起來,畝産最多也過不了2000公斤。而山東是種姜大省,大學的四年,小謝早把那裏的經驗學到了手,很想用到自己家鄉來。

  “用地膜?你唸書念呆了吧?用了地膜姜瘟病會更厲害!”

  “用地膜和姜瘟病是兩碼事。前者可以提高産量和品質,後者要靠前期殺毒和輪種辦法解決。”小謝解釋道。爭論了半天也沒結果,“乾脆我就作個試驗給你們看看。”

  2008年畢業剛一回家,小謝就租了30畝地,一邊用地膜、一邊不用。結果一齣,全村人都傻了眼:用膜的一邊畝産達到了3400公斤!品質也極好,單價比別人高出一倍還多,整個算下來,平均畝産收入是其他人的3倍!接著是比地瓜種植,村民們開始也學著他的樣子選種、下肥,這下總該沒啥區別了吧?不!收穫後小謝不急著賣,而是粗加工成澱粉、再把澱粉精加工為當地的一種特産粉扣,再註冊上商標,還同樣是一畝地的地瓜收入,小謝的畝産收入是別人的10倍!

  這下沒話講了,連老父親都服氣了。“我當的是有知識、懂經營、敢創新的新農民。改變農村需要的就是我這樣的新農民。”小謝説。

  就在小謝這邊獲得成功時,小林那邊也迎來了春天。她用她的真誠和決心終於讓當地的另一些農民接納了她,同意與她合作栽種她推薦的新品種,她出資、出品牌,他們則出地出勞,收益之後對半均分。一個栽作季節下來,就成效立見——以往當地栽種的葡萄一斤收購價最多不超過3元,畝均毛收益6000元;而用她的辦法,當季一斤就賣到7.8元,畝收益達到1.5萬元!

  這,還僅是開始。為了擴大帶動農民增收的力度,小謝和小林雙雙成立了合作社,讓農民變社員,不僅能統一接受技術指導、新品推廣、市場營銷,而且憑藉著對當地農業扶持政策的清晰把握,他們還能借助合作社平臺,廣泛向政府申請各類惠農補貼項目和資金。小林的恩輝葡萄社已有了近百戶農民社員,而小謝的澤民茶葉社則加盟超過了萬人。在這兩個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曉陽及周邊鄉鎮農民平均每戶年增收超過3000元,“恩輝牌”葡萄、“燎原紅”、“青年紅”茶葉也正在成為當地農村新的致富品牌;更為可觀的是,兩個合作社還每年可以幫助當地農民申請到生態茶園改造、農業大棚建設等各類資金超過百萬元。

  “現在中國農村,能考上大學的‘農二代'都進城了,有點文化的青壯勞力也都外出打工去了,整個農村越來越像個空殼,今天的農村真的太需要我們這樣的人了。”小林説。

  政府擔起風險責

  從今年起,小林和小謝不再是單打獨鬥。

  2013年,作為福建沿海地區發展相對滯後的寧德市,把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列為一項戰略性工程。經過數月調研,將全省政協委員謝思惠提出的“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提案,變成了現實。9月26日,寧德市委依託位於福安的寧德市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了“寧德市大學生創業園”,而這也是福建省的第一個大學生創業園,小謝則被聘為園區辦公室主任。

  雷升慶是開園後首批入園的創業者之一。小雷是畬族小夥,而他的父親則是當地有名的機電機械發明家。靠著父子倆的共同努力,大學畢業才兩年的他,手裏就已經“捏”了一份國家專利申請。本來他已經入職長沙的遠大集團,按計劃想先工作幾年進行一些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儲備。然而,創業園“開單”出來的一連串優惠政策,實在讓他心動:免費提供裝修好的辦公室和標準辦公設備及網絡、提供3萬—10萬啟動資金和10萬—15萬元貼息創業貸款、所需各類服務提供專門的“綠色通道”、連續三年的生活補貼每人每月300元……

  “如果自己創業,單是辦公室租金最少一年也要10萬,現在連我們的日常生活費用都考慮進去了,這條件太好了。”小雷不僅毫不猶豫地辭職回來辦起了“躍光能源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而且還從全省各地拉來了十幾名自己的同學。眼下,他正準備把這項國內首創的“無水位生態型發電技術”應用於福建全省山區。“不用築水壩,不影響航運,同樣的發電水平,投資只需傳統的1/25。這就是我們的發明與創業。”

  自9月開園以來,目前已有23支返鄉大學生創業團隊入駐園區。雖然一無編制、二不領工資,但小謝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這裡。“大學生創業難的不是技術,不是熱情,最難的是缺乏風險投資、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未來我們想能不能把創業與當地企業、結構升級結合在一起,前者為後者提供創新服務,後者幫前者解決生産問題,就像是我們在農村與農民合作的方式一樣,這條創業路也許才能走得更遠。”

熱詞:

  • 養殖
  • 鄉村旅遊
  • 紅葉石楠
  • 柑橘
  • 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