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吉林省“高光效”耕作的啟示與思考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18日 11:16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吉林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是近年來,吉林省對耕作制度的一場深層次的技術革命。

  “高光效”,畢竟在吉林省是第一年大面積推廣,它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採訪中我們了解到,它的增産增收效果是不容懷疑的。那麼,推廣這項新技術,還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呢?讓我們再次走近那些從事高光效推廣和種植的農民、幹部和專家,聽聽他們的心聲。

  農民聲音:“高光效技術”是“鋼鋼的”,明年我們還要整“高光效”

  “這技術是沒比的了!今年應用高光效栽培技術的耕地每公頃增産10%還多。合作社60公頃耕地比往年傳統種植增加産量14.4萬斤,直接增收十幾萬元。”站在小山似的糧倉前面,德惠市雋星合作社理事長雋洪興樂得合不攏嘴。

  要説種地,雋洪興可是當地有名的“老把式”,從來沒服過誰。用他的話説,同樣的地和種子,他種就會比別人多收幾百斤糧。可隨著連年的耕作,土地逐漸板結,增産增收越來越難。近幾年,雋洪興一直在琢磨採用什麼種植方式,不但能讓耕地休耕輪作,還能增産增收。

  “你試試‘高光效'吧!”年初,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崔振禮對他説,高光效栽培技術的核心是通過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農作物受光時間和受光強度,進而提高産量。而且,高光效集中連片作業,還能解放農村勞動力。

  遲疑了幾天,雋洪興選擇了“高光效”。他聯合村裏50戶村民成立了合作社,一共流轉了60公頃耕地搞“高光效”種植。“搞了一年,我只用了4個人種植,其餘的村民都和我一起打工。”雋洪興説,“高光效”促進了大夥兒向新型農民轉變。明年,我還將大規模搞“高光效”。

  記者感言:“高光效”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促使農民進一步追求新型種植和管理方式,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實施這項新技術將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鄉村幹部聲音:休養了耕地,實現了農民的組織化和農業的機械化,這正是我們多年來為之努力的

  “‘高光效'技術不但提升産量,最關鍵的是還休耕土地、恢復地力。”崔振禮説,這對國家糧食安全和土地休養都具有重要意義。

  從2004年開始,德惠市就對高光效新型栽培技術進行了立項試驗。經過8年的探索與實踐,今年推廣的15萬畝“高光效”喜獲豐收,增産糧食0.5億公斤。“這同時,也休耕了數萬畝的耕地。”崔振禮説。

  “就説雋星合作社的耕地,經過1年的高光效種植,60多公頃耕地有近20公頃進行了休耕。這樣輪作3年後,所有的耕地都能得到休養,土壤會慢慢恢復‘體力'。”崔振禮説,在保證糧食産量穩定提升的同時,使吉林省的土壤能夠休養,這對於作為國家主要糧倉的吉林省來説,是一個求之不得的好事。

  “‘高光效'也推進了農業機械化,它要求集中連片耕作的同時,更要求機械化作業。”同樣是今年開始推動高光效種植的長嶺縣長嶺鎮鎮委書記張維軍如是説。

  也正因為要適應這一要求,今年長嶺鎮在推廣高光效種植時,首先成立了農機合作社。合作社計劃3年內投資3100萬元,購置大型農機具52台(套),使合作社的農機作業規模達到3000公頃。今年,已實現了1050公頃耕地的機械化作業。

  記者感言:機械化程度和逐漸匱乏的地力,是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兩大難題。“高光效”的規模化經營,促使土地、資金、機械等農業生産要素得到進一步優化組合,全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專家聲音:這項新的種植技術還需要配套合成、完善創新,更加符合實際,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光效'技術是吉林省對新型耕作制度的一次創新,一次有力探索。它是技術合成,更是高成本運作,需要多部門合作推動。”崔振禮説,它要求集中連片耕作,一家一戶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一做法值得肯定。”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葉貞琴在參摩“高光效”時表示,在全國耕地有限的情況下,要穩定糧食産量,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提高單産,依靠提高光能利用率來提高産量就是一個方向。

  成本高怎麼解決?崔振禮説,成本可以通過和企業合作降低,但技術就需要慢慢改進。比如,現在是種一壟空兩壟,我們覺得浪費太大。從今年的種植實踐來看,能不能種一壟空一壟,或者在空壟中種一些如大豆、馬鈴薯、蔬菜等矮棵作物,既不誤通風透光,又能提高土地的産出率,增加農民的收入。

  葉貞琴指出,這項技術還需進一步完善。下一步要繼續完善技術模式,核心技術與配套技術相結合,抓好指導服務,尤其是專家要把好關。這樣,高光效的技術才能越來越成熟。

  記者感言:僅僅一年時間,“高光效”已顯現出多方面的成效,除了增産增收之外,還帶來了更深層次的變化。隨著這項新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必將進一步促進吉林省的“三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鄉約
  • 農廣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