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金華佛手素有“果中之珍品,世上之奇卉”的美譽,是金華的一張特色名片。在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金華的佛手種植進入鼎盛時期。然而時過境遷,特別是在前幾年整個産業遭受重創之後,金華佛手似乎元氣大傷,輝煌不再。不過,佛手的産業特色和發展前景仍吸引著不少有識之士,他們一直在困惑中努力,在反思中前行。如何更好地推動佛手産業發展,正成為有志於這一産業的開拓者們每天思考的問題——
這些日子,安地鎮佛手種植大戶傅錦烈每天都要在基地和市區之間來回跑,採摘新鮮的佛手鮮果,送到門店銷售。前天,當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佛手園裏忙碌著。“這段時間正是佛手的豐收季,預約買鮮果的顧客比往常更多了,為了讓顧客買到最新鮮的佛手,每天都要分批採摘。”傅錦烈説,這樣雖然繁雜了點,但只要顧客買到好佛手,他便感到很值得。
傅錦烈的佛手種植基地在安地鎮上傅村,佔地面積有二十多畝。走進佛手園,一派碩果纍纍的景象。一株株佛手整齊劃一,長勢喜人,色澤金黃的果實挂滿枝頭,還沁滿晶瑩的露珠。輕風拂過,佛手特有的馨香頓時瀰漫開來,呼吸一口,沁人心脾。
相較于在部隊錘煉十多年的經歷來説,在佛手種植行業,今年是本命之年的傅錦烈只能算是一個“新兵”。對他而言,走進這個全新的領域,也算是子承父業。“父親是1999年開始種佛手的,到今年算起來也有13年了。起初,也有人懷疑父親的舉動,認為佛手不適合在安地種植,但父親卻用事實和行動打消了所有的疑慮。事實證明,安地的盆地小氣候、仙源湖礦物質清泉和南山一帶特有的微酸性土壤,這三項佛手栽培的天然資源甚至比赤松、羅店等傳統佛手種植區更為優越,再加上父親的種植經驗,家裏的佛手從一畝起步,栽種面積也逐年擴大,目前種了二十多畝。”在果園裏,傅錦烈説起了往事,一臉幸福。
佛手重振雄風出路在創新
可以説,傅錦烈一家種植佛手的歷程,折射了金華佛手産業的興衰。他以2000年為例給記者算了筆賬:當年佛手畝産值可達到三萬多元,而當時水稻的畝産值不到千元。也就是在這年,由於全國佛手主産地廣東、四川兩地受到嚴重的凍害,造成當地佛手産量銳減。而兩地為了完成醫藥公司的訂單,到金華搶購佛手幹切片,致使佛手幹切片價格一路飆升,最高時一公斤竟賣到了360元。巨大的經濟效益,引來了大批農戶跟風種植。
但麻煩很快就來了,和幾乎所有風光過後膨脹擴張的農産品一樣,金華佛手出現了難賣問題。從2002年開始不過三四年的時間,佛手市場價格也一落千丈,從最高時鮮果每公斤40~60元跌至每公斤10元以下,最低為每公斤4元,佛手一度成為種植戶的“傷心果”,很多農戶都砍掉了佛手,改種苗木。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選擇堅持還是放棄,佛手種植戶們都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擇。“當時我還在部隊服役,父親打電話告訴我整個佛手行業的慘澹景象,顯然信心動搖了,我深知這些年父親為了佛手付出了很多艱辛,這個時候,信心比黃金重要,只要熬過這段時間,形勢就會好起來的。”電話的另一頭,傅錦烈這樣寬慰父親。在他的堅持下,父親的心裏也踏實多了,細心照料著二十多畝佛手園。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種佛手,雖然沒有了以前那樣豐厚的利潤,但好在銷路不愁,總算度過了最難捱的時光。
“待在部隊固然好,可想到父親這麼大歲數了,還要管理佛手園,很辛苦,作為兒子,無論如何都要替父親多擔待一點,家裏更需要我。説實在的,我對佛手産業今後的發展抱有信心,決心要把它作為一個事業來經營。”就這樣,傅錦烈謝絕了部隊領導的挽留,2008年,當了13年兵的他回到安地老家,協助父親管理佛手園。
別看傅錦烈種植佛手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時間,由於肯吃苦,肯鑽研技術,很快,他便從一個“門外漢”轉變為行家裏手。
他説,金華佛手産業目前的困局,跟一些佛手種植戶只看到眼前利益,在生産過程中為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盲目無序使用化肥、農藥、果實膨大激素不無關係。“通過這種方法生産出的佛手看上去很光鮮,但由於含水分多,部分鮮果不到一週就開始腐爛,極大地敗壞了金華佛手的名聲。”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傅錦烈大膽革新,在自家的20畝基地運用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實施標準化管理、精細化生産。根據這些年的生産實踐,他對基地通風、溫度、濕度、水分、肥分、介質ph值等佛手具體生長情況作出符合標準的升減溫、灑水、施肥等精細化管控。然後通過嫁接技術,改良品種;堅決杜絕膨大劑的使用,施用有機肥,儘量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蟲害,憑藉這些手段確保了佛手品質的自然原生態和有機無公害。“標準化生産確保了高品質,我們的每一隻佛手可以説是精心培育的有機無公害産品。”傅錦烈告訴記者,四年來,他一直嚴格按標準進行種植,種的佛手不僅香味濃郁、存放時間長,而且造型也比普通的好。雖然佛手售價不菲,但許多外地客商還是會慕名而來,有的甚至在每年年初就付現金下了訂單。
佛手深加工亟待跟進
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去年開始,整個佛手産業有了恢復性增長。尤為可喜的是,隨著種植規模擴大,一些有志於做大金華佛手産業的有識之士已經在佛手種植新技術和新産品開發上動起了腦筋,佛手産業正向呈現高中低多層次和功能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佛手産業今後的道路應該如何走,才能實現進一步做大做強?對於這一問題,傅錦烈認為: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反思,佛手種植戶求生存、求發展和求效益的危機意識比前幾年明顯提高,産品的開發、研究、創新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但整個産業要在目前的低谷上尋求新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在産業深加工上下工夫。“佛手生産不僅僅需要標準化,更重要的是對整個産業進行分類,結合自身實際,揚長避短,尋求差異化發展。”他説,我市佛手目前仍以盆栽為主,其用途主要用於觀賞。這種單一的發展模式一直制約著産業的發展。其實佛手全身都是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藥用功效,用於製作藥材和保健産品,銷售渠道和售價都較為穩定。
金華佛手果形開裂,手指長,由於佛手藥性都在表皮,開裂果形的佛手錶皮面積更大,揮髮油更多,含水分少,藥性高。看準了這一點,今年,傅錦烈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了佛手的深加工領域,利用自己培育的有機無公害佛手鮮果,加工佛手絲,並註冊了“玉佛手”商標,主攻高端原生態無公害佛手保健品開發。他告訴記者,運用傳統工藝加工的佛手絲,確保了佛手鮮果中的的佛手內酯、檸檬油素、黃酮、氨基酸等2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不流失,既解決了千百年來“佛手難保鮮”的難題,又為佛手深加工找到了突破口。目前,新開發的佛手絲産品已投放市場,從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頗受消費者歡迎,銷售量逐月穩步提升。
去年,傅錦烈成立了金華錦櫞食品有限公司,還聯合種植戶建立了仙源山佛手合作社,旨在通過抱團的形式做大做強安地的佛手産業。“佛手是金華的金名片。我想與合作社農戶一起,種有機、無公害的佛手,再推廣佛手的深加工,建立自己的品牌,帶著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同時把金華佛手推向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自信滿滿的傅錦烈決心將佛手打造成與桂花齊名的安地第二張新名片。他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金華人來關注佛手産業的發展,讓金華的這一特色産業帶動更多的農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