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走上葉雲聰位於塢根鎮西裏村程公安山山頭露天放養的養殖場時已是中午,一路上,隨處可見或覓食或嬉戲的雞群、鴨群,有公雞歡快地打鳴,有剛下蛋後的母雞咯咯地歡叫,有鴨子跳入水中悠閒地遊著,還有家豬和野豬在旁邊的豬舍裏“伴奏”,場面熱鬧非凡。
“我這些雞、鴨、鵝、豬可都是用中草藥喂養的。”葉雲聰一邊帶我們參觀他的養殖場,一邊告訴我們,他用黨參、黃芪、當歸、荊芥、車前草、板藍根等10多味中草藥喂養雞、鴨、豬,能提高它們的成活率,增強它們的防病抗病能力。
“就拿豬來説,小豬的死亡率一般有20%,但今年我山上400多頭小豬總共才死了一頭。”葉雲聰説,藍耳病、呼吸道疾病、腸道疾病幾乎和他家的豬“無緣”,“別人的豬需要經常打針,我養的豬基本不需要,成本就節省了不少。”
除了中草藥喂養,葉雲聰還有一個養殖秘訣,那就是利用益生菌重新將鴿子糞裏的營養物轉化為豬飼料。
“鴿子糞當飼料,這能行嗎?”記者很懷疑。“你別小看了鴿子糞,它裏面大部分都是鴿子未吃或未消化的玉米、豆粕等飼料。”葉雲聰解釋説,“鴿子是很愛乾淨的動物,只要飼料有一點點臟了,它就不會再吃了。往往喂給鴿子的飼料有70%是遺留在糞便裏的。我就是利用益生菌將這些鴿子糞重新發酵殺毒,提取出有用的飼料,再重新利用的。而且益生菌還能將長時間存放在玉米中的黴菌轉化為有益成分,實在是個好東西。”
不過別看葉雲聰説得簡單,為了學習做飼料的技術,他花了整整三年時間。2007年,葉雲聰來到北京拜一個教授為師,想學習無土栽培技術。在北京的郊區,杳無人煙的地方,他種了9個月的菜,太陽曬得他脫了好幾層皮。他的能吃苦,讓原本不看好他的老師真正接受了他,傾囊相授種植技術。
“也就是這個老師建議我學習養豬技術的。”葉雲聰説,“老師把我推薦到了福建、雲南等地學習養豬和飼料製作技術。”就這樣,葉雲聰又花了兩年時間,才真正“出師”。回到溫嶺,葉雲聰怕自己水平不行,在第一年只養了五頭豬用來做實驗。那一年,他仔細觀察著豬容易生什麼病,要怎麼醫治,適合什麼飼料……也是在那一年,豬的一次感冒,讓他想到了用中草藥來提高豬的抗病能力,後來,他又摸索出了用益生菌將鴿子糞轉化成飼料的技術。
三年學習時間沒有白費,葉雲聰的這手技術給他節省了不少成本。“別人的飼料成本要近1.8元/斤,我的卻不到1元/斤。一隻豬一天要吃5斤左右飼料,我總共養了近1800頭豬,算下來,成本一天就能省7000元。”葉雲聰説,“此外,我一隻雞一個月飼料成本最多6元,而別人基本在10元以上。更重要的是,我養的雞、鴨、豬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口感和營養卻更好了。”
如今,葉雲聰山下養的近1400頭豬已只剩下200多頭。而他所養的雞、鴨也被我市各大飯店大量訂購,售價比普通的雞、鴨高得多,根本不愁銷路。“當年為了辦這個養殖場,我們投入了上百萬元,我估計這些成本,這一兩年就能收回了。”葉雲聰説,他正準備去購買更多的雞、鴨、豬來飼養,擴大這個養殖場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