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科技致富 >

黃瓜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構建完成

發佈時間:2013年10月22日 09:28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網訊 10月21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員領銜的國際黃瓜基因組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論文。此項研究對115個黃瓜品係進行了深度重測序,並構建了包含360多萬個位點的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這是該團隊繼2009年完成黃瓜全基因組序列圖繪製後的又一重大成果,為全面了解黃瓜這一重要蔬菜作物的進化及多樣性提供了新思路,併為全基因組設計育種打下了基礎。

  據介紹,黃瓜源自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本是印度境內土生土長的植物。野生黃瓜果實和植株都比較矮小,果實極苦,原本在印度被作為草藥使用。經過人類的馴化,黃瓜果實和葉片都變大了,果實也失去了苦味,由一種草藥變成了品種多樣的可口蔬菜,如今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種植。在科研上,黃瓜常被用來作為研究植物性別決定、維管束形成的重要模式系統。

  科研團隊通過對115個黃瓜品係重測序和1個野生黃瓜從頭(de novo)測序共發現了330多萬個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SNPs)、33萬多個小插入和刪除(small insertion and deletions)和594個獲得/缺失變異(PAVs)。基於這些數據,研究人員構建了1個單核苷酸分辨率的黃瓜遺傳變異圖譜。

  所挑選的115個黃瓜品係分為印度類群、歐亞類群、東亞類群和西雙版納類群等4大類,其中印度類群主要來自於野生變種,而其餘3個品種均來自栽培變種。通過比較分析發現,印度類群遺傳多樣性遠遠超過其它3個類群。這一結果證實了印度是黃瓜的發源地,也意味著野生資源中尚有很多待挖掘的基因資源。

  科研團隊還對3種果蔬(黃瓜、西瓜和西紅柿)和3種穀物(大米、玉米和大豆)的馴化過程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在馴化過程中,果蔬比穀物的遺傳多樣性下降趨勢更大,這就解釋了為何經馴化的黃瓜群體比穀物要小得多。研究人員推斷果蔬在進化過程中的“瓶頸期”相對要更窄些。

  研究發現,黃瓜基因組中有100多個區域受到了馴化選擇,包含2000多個基因。其中7個區域包括控制葉片和果實大小的基因,果實失去苦味的關鍵基因已經明確地定位在染色體5上包含67個基因的一個區域裏,為下一步克隆這一重要蔬菜馴化基因打下了基礎。

  該研究創造性地運用了群體分化這一新分析算法,發現了1個西雙版納黃瓜特有的突變。該突變導致了編碼β-胡蘿蔔素羥化酶的基因失效,從而使得西雙版納黃瓜在果實成熟期不能降解β-胡蘿蔔素,使得西雙版納黃瓜具有特有的橙色果肉,而不是大部分黃瓜所呈現的白色或淺綠色果肉顏色。這一發現不僅為培育營養價值更高的黃瓜品種提供了分子育種工具,也為通過變異組快速挖掘重要性狀基因提供了新思路。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鄉約
  • 鄉村大世界
  • 農廣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