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科技致富 >

小麥晚播如何應變

發佈時間:2013年10月17日 10:22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晚播小麥成因:晚播小麥的成因有兩種類型:一是由於前茬作物成熟、收穫偏晚,騰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種,從而形成晚播小麥。二是由於墑情不足等雨播種或降雨過多不得不推遲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麥。

  晚播小麥的生育特點:冬前麥苗生長慢,根係弱,不健壯,分蘗少,抵禦低溫能力差。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種的小麥,多數年份只有一片葉出土,也稱為“一根針”;11月中、下旬播種的小麥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稱為“土裏捂”。

  春季生長髮育進程快,主莖成穗率高,小花結實率高,總葉片數少1~2個,生物産量低。由於晚播小麥的成熟期比適期播種的小麥推遲3天左右,有的年份在灌漿期易受幹熱風的危害,降低千粒重。

  生育期縮短,晚播不晚熟。

  晚播麥田配套管理措施:1.增施肥料,以肥補晚。必須對晚播小麥加大施肥量,以補充土壤中有效養分的不足,促進小麥多分蘗、多成穗,成大穗,創高産。應注意的是,土壤嚴重缺磷的地塊,增施磷肥對促進根係發育,增加幹物質積累和提早成熟有明顯作用。因此,配方施肥很關鍵。晚播小麥的施肥方法要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肥原則,做到因土施肥,合理搭配。一般畝産350~500公斤的晚播小麥,可畝施有機肥3500~4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

  2.選用良種,以種補晚。實踐證明,晚播小麥種植半冬性品種,階段發育進程較快,營養生長時間較短,灌漿強度提高,容易達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豐産的目的。

  3.加大播種量,以密補晚。晚播小麥分蘗顯著減少,用常規播種量必然造成穗數不足,影響産量。因此,加大播種量,依靠主莖成穗是晚播小麥增産的關鍵。應注意根據播期和品種的分蘗成穗特性,確定合適的播種量。各地對晚播小麥增加播種量的幅度都有一定的經驗。

  4.提高整地播種質量,以好補晚。(1)早騰茬,搶時早播。要在不影響秋作物産量的情況下,盡力做到早騰茬、早整地、早播種,加快播種進度,減少積溫的損失。(2)精細整地、足墑下種。前茬作物收穫後,要抓緊時間深耕細耙,精細整平,對墑情不足的地塊要整畦灌水,造足底墑,使土壤沉實,無明暗坷垃,力爭小麥一播全苗。晚播小麥播種適宜的土壤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最好在前茬作物收穫前帶茬澆水並及時中耕保墑,也可前茬收後抓緊造墑及時耕耙保墑播種。(3)精細播種,適當淺播。在足墑的前提下,適當淺播是充分利用前期積溫、減少種子養分消耗,達到早出苗、多髮根、早生長、早分蘗的有效措施,一般播種深度以3~4厘米為宜。(4)浸種催芽。為使晚茬麥田早出苗和保證出苗具有足夠的水分,播種前用20℃~30℃的溫水浸種5~6小時,撈出晾幹播種,可提早出苗2~3天。或者在播種前用20℃~25℃的溫水,將小麥種子浸泡1晝夜,等種子吸足水分後撈出,堆成30厘米厚的種子堆,並且每天翻動幾次,在種子胚部露白時,攤開晾幹播種,可比播幹種提早出苗5~7天。

  5.科學管理,促壯苗多成穗。(1)鎮壓劃鋤,促苗健壯生長。返青期促小麥早發快長的關鍵是提高溫度,管理的重點是鎮壓、劃鋤,對增溫保墑,促進根係發育,培育壯苗,增加分蘗都具有明顯的作用。(2)狠抓起身期或拔節期的肥水管理。一般晚播麥田追肥時期以起身期為宜;對地力較高、基肥充足、麥苗較旺的麥田,可推遲到拔節期或拔節後期追肥澆水;群體不足的晚播小麥,應在返青後期追肥澆水,促進春季分蘗增生。(3)加強後期管理孕穗期是小麥需水的臨界期,澆水對保花增粒有顯著作用,應根據土壤墑情在孕穗期或開花期澆水,以保證土壤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75%左右。晚茬麥要澆好灌漿水,以提高光合高值持續期,並抵禦幹熱風的危害,提高千粒重。另外,要注意對小麥銹病、白粉病和蚜蟲的防治。孟農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聚焦三農
  • 鄉約
  • 鄉村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