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9月22日,“玉米優質高産綜合技術集成高效生産模式研究”項目現場觀摩會在山東省德州市舉行。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副院長吳孔明,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魏琦,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潘文博,院成果轉化局局長袁龍江,作科所所長萬建民、黨委書記張保明以及來自作科所、蔬菜所、信息所、油料所等單位的專家參加了現場會。
陳萌山一行實地查看了臨邑縣臨邑鎮千畝玉米高産高效綜合技術集成示範方,聽取情況彙報,了解項目進展,詢問主要增産技術應用情況,並與山東省農業廳廳長王金寶、山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邵國君,德州市市委書記吳翠雲、副市長黃金忠以及臨邑縣有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陳萌山指出,為完成農業部下達的任務,今年中國農科院啟動實施了包括玉米、水稻、小麥、大豆、油菜、馬鈴薯等作物在內的高産高效綜合技術生産模式研究項目,主要目的:一是通過高産高效模式的創建,展示科技的潛力,展示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探索符合中國國情和農情的、以機械化為主的技術路線,推動中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二是通過高産高效模式創建,為新時期新階段我國農業發展提供科技儲備、增強發展後勁,為政府認識農業提供理論依據,為政府推動農業提供手段。三是通過高産高效模式的研究,加強中國農科院與省農科院、市農科院和市縣的農機推廣部門的配合,形成一個技術協同創新的體系,實現上中下游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四是通過高産高效模式創建,為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示範,為農技人員提供培訓的場地,讓新技術新成果快速走進農田、進村入戶,接受實踐的檢驗。
陳萌山對中國農科院高産高效模式創建提出要求:一是全面實施“頂天立地,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把高産高效模式的研究納入中國農科院科技的主體系列,作為科技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立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高産高效模式創建基地。二是制定六大糧食作物的技術創新規劃和年度計劃,戰略性謀劃我國未來十年主要農産品的單産、品質、效益目標,並提出年度具體創新計劃,指導創新實踐。三是開門搞創建,要把院內各所、國內外最好、最新的技術集成推廣,建立科學的工作機制和考核機制,全面推進協同創新。四是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高産高效模式創建的社會效應。
據悉,“糧食增産綜合技術生産模式研究”各項目均已啟動實施,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玉米項目分別在東北春播區、西北春播區、西南春播區、黃淮海夏播區部署試驗示範點32個點,面積超過萬畝。在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將優良品種中單909、化控增密、搶時貼茬精播、全元素三位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統防統治、全程機械化等6項技術集成在1000畝示範片,進行綜合配套應用,增産增效顯著,受到當地政府和農民群眾的廣泛讚譽。在今年雨水過於集中,出現澇害的情況下,經山東省農業廳實地測産,畝産仍達到了869.9公斤,增産200公斤以上;其中設在山東省德州市農科院的10畝示範點,每畝估産超過了9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