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嚴懲坑農就是護農,建立農資市場的長效監管機制,才能讓合法經銷者安心經營,讓農民不再揪心
馬上就秋收了,農民杜玉林卻高興不起來。“別人家的玉米還黑得油綠,我家的早枯黃了,一坰地怎麼也要差2000斤。”錢沒少花,工夫沒少下,“問題肯定出在肥料上,養分不夠,脫肥了。”
提起農資,最讓老杜揪心。這幾年鎮裏、村裏開了20多家農資店,種子不純,化肥沒勁,買農資貴賤沒個準,一旦遇上假種子、假肥料,一耽誤就是一年的收成。
農民犯愁,企業也無奈。一位生産化肥的央企負責人坦言,“偷養分”成了市場的“潛規則”。拿複合肥來説,“偷”一個含量的氮每噸省50元,“偷”一個含量的鉀省80元,一些企業標明45%的養分含量,實際不足40%,有的甚至直接貼牌倣冒造假。這樣“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加劇了行業産能過剩,讓正規廠商步履艱難。
集中整治、聯合行動,如今農資打假力度不小。今年上半年,全國查獲假劣農資7000余噸,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年年打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怎麼就管不住那些黑心商人?
根源是農資市場五花八門的潛規則:經銷商違法被罰,生産企業給“補償”,處罰數額遠趕不上違法所得;個別企業貼牌生産“只收錢不監管”,讓一些不法商人鑽了空子;駐場監督形同虛設,出了事情交錢擺平……違法成本低、治標難治本,往往是打假聲勢大時,假農資“躲”一陣子,風頭一過,又慢慢地“冒”出來;剛打完舊“假”,新“假”又冒出來,制假售假屢禁不絕。
“潛規則”之所以流行,原因是管理不到位。一種農資多頭管理,質監部門管生産,卻不管虛假標注;工商部門管流通和虛假標注,卻進不了企業的大門;農業部門缺乏執法手段,從而産生監管“空當”。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充當起假劣農資“保護傘”,讓黑心商人肆無忌憚。
管住假劣農資,要堅決對市場“潛規則”説不。相關部門應明確職責,協調配合,哪個環節出問題嚴格追究責任,讓護假者現出原形,讓制假售假者無處藏身。源頭治理是根本,要把住生産質量關,不能等不合格産品進入市場再去追查,應出臺新型産品相關標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實行質量“駐廠監管”制度,對産品批次質量責任追究。銷售環節應建立有效的市場監管機制,提高農資銷售的進入門檻,不能“千家萬戶搞經銷”,探索連鎖經營模式,進入市場的農資産品要實施可追溯制度。
嚴懲坑農行為就是護農。建立農資市場的長效監管機制,才能讓合法經銷者安心經營,讓農民不再揪心,讓我們早日還農民一個放心的農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