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科技致富 >

毒草入侵 6種野花不要採(組圖)

發佈時間:2013年08月21日 14:5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危及本地植物與人身健康,將人工進行剿滅

  假高粱

  三裂葉豚草開花

  節節麥

  刺萼龍葵

  艾葉豚草

  黃頂菊開花

  有著“植物殺手”惡名的三裂葉豚草,以及艾葉豚草、黃頂菊、節節麥、假高粱、刺萼龍葵,六種外來植物,正借助風勢、人員攜帶等途徑侵入懷柔、密雲、門頭溝、房山等區縣。京郊遊玩,尤其是依山傍水的地方,您要是見到它們,可得千萬加小心,別採別碰。不然,要麼就會間接幫它們進行了傳播,給本地植物帶來巨大災害,要麼就會給自身健康招來危害。

  毒草天生善偽裝

  怎麼才能辨認出這些毒草,避而遠之呢?市植保站專門建立了一個外來入侵植物隔離區,毒草活體就“關押”在這裡面,供專業植物防疫人員觀察、學習,以便照其模樣全市“緝拿”。

  這處隔離區,位於順義南法信鎮。昨天,記者就是在這裡見到了六位“元兇”。

  經過周身消毒,穿過兩層不銹鋼細網、一道雜草叢生的生物隔離帶,記者這才得以一睹毒草的真容。

  只見面前這株植物,足有三米多高,直頂著隔離區的頂棚,其主幹竟有碗口粗細,葉片開裂呈三瓣兒狀,葉邊緣還長著銳利的鋸齒。“這就是‘植物殺手'——三裂葉豚草。”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的張朝賢教授,正在給全市的基層植保檢疫員培訓,“生長之初,它看著好像就是一般的雜草,但要是不管它,讓它瘋長起來,你瞧現在,簡直像個怪物,陽光、水、養分,全讓它佔了,別的植物就沒活路了。”

  擅長偽裝的,不只有三裂葉豚草。張教授轉身指著一株較低矮的植物説:“這是原産北美洲的刺萼龍葵,身上帶著細小的刺,起初就跟瓜秧很像;再看旁邊這株原産美洲的黃頂菊,縱向葉脈,乍一看跟車前似的;還有那邊的這些節節麥、假高粱,顧名思義,跟麥子、高粱放一起,足以亂真。”

  “植物殺手”現身四區縣

  擅長偽裝之外,這些毒草另一個共同點就是生命力極其頑強。去年,本報報道了“植物殺手”——三裂葉豚草現身懷柔水庫的消息,當時經過全市植保部門的合力絞殺,毒草猖獗的蔓延勢頭被遏制住。

  “但這種草生存能力極強,種子埋在土中,至少能存活17年,最多能活30多年。一旦遇到合適的環境,就能萌發。”市植保站檢疫科負責人丁建雲介紹説。

  果不其然,今年,毒草又出現了,目前在懷柔、密雲、門頭溝、房山四區縣都發現了。“前些年,在順義、昌平、海淀,也有出現的跡象,因此這些區縣也不能小視。”丁建雲説。

  最可恨的是,三裂葉豚草親水,有山有水的景觀點,往往是它最中意的居住區。眼下,正是京郊旅遊旺季,因此市民與它遭遇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還有黃頂菊,此前,植保部門已在本市周邊的廊坊等地區發現了它。“黃頂菊的種子很小,隨著一陣風就能飄到北京紮下根。”丁建雲説。

  三裂葉豚草、黃頂菊、節節麥、假高粱、刺萼龍葵、艾葉豚草,六種進犯京城的毒草,大都出現在京郊的生態涵養區,不宜大面積施藥,那樣會破壞環境。因此,目前市植保系統正調集全員力量,嚴防死守,並通過手工拔除的方式對其進行剿滅。

  毒草何其毒

  丁建雲告訴記者,拿三裂葉豚草來説,該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與人接觸後可迅速釋放,引起過敏性變態反應,它是秋季花粉過敏症的主要致病原,易導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熱症”。病輕引起咳嗽、哮喘;嚴重情況,可引起肺氣腫,而且感染以後會年年復發,且一年比一年加重。保守估計,每年全國都會有600萬人中這種草的毒。因此,專家提醒市民:開花的三裂葉豚草千萬別碰。

  再比如刺萼龍葵,屬高度危險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曾經對內蒙古的生態環境産生威脅,牲畜誤食後會中毒,甚至死亡。就連專業人員在剷除它時,也要穿上長衣長褲,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刺萼龍葵植株,如不慎被尖刺扎傷,要及時塗抹消炎藥水,若症狀不能緩解,必須馬上就醫。

  其它毒草,如黃頂菊,雖不至於傷人,但其繁殖能力極強。按照科學的植物保護規範,凡是接觸過黃頂菊的人,都要嚴格檢查,確保身上沒有攜帶黃頂菊種子以及帶有黃頂菊殘根殘莖的泥土,不然就會助其到處傳播,給本地作物帶來巨大災害。北京市植保站供圖 本報記者 鞏崢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鄉約
  • 農廣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