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按照現在的情況,畝産能超過400斤就不錯了。”在淄博市高青縣高城鎮劉家村,村民劉仁勝看著自家的19畝玉米(2330,7.00,0.30%)地,愁眉不展。而這片田地,原本是年産量超千斤的穩産田。
“出芽率低,矮稈太多,高稈易倒伏”,讓劉仁勝苦惱的正是購自山東魯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魯農種業”)的所謂“萊農14”玉米良種。但這些“良種”身份成疑。
魯農種業係高青縣農業局下屬企業改制而來,公司董事長張獻忠仍任高青縣農業局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屬副科級。(本報6月24日A2版曾予報道)
劉仁勝的遭遇並非個例。採訪中,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與高青縣農業局的密切關係,也催生出魯農種業頻頻借用的盈利模式———打著農業局統一供種的旗號,組織鄉鎮管區及村委幹部動員村民訂購。
30日,導報記者致電張獻忠,對方沒有接受採訪要求。
減産或超六成
29日,高青縣高城鎮。連日的雨水沖刷,使得道路兩旁大片的玉米地顯得格外蔥鬱。
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玉米是高城鎮的主要農作物。綠油油的田地,承載著許多農戶一年的希冀。
但當地許多農戶最近卻高興不起來。得知導報記者前來調查魯農種業所售“萊農14”,該鎮劉家村的多名村民主動聯絡上了導報記者。
劉仁勝今年累計種植了33畝玉米,是劉家村的種植大戶。其中,有19畝地種植的是魯農種業供種的“萊農14”。
在劉仁勝的地頭,導報記者注意到,劉的玉米植株高矮不一。高稈已達到1.4米左右,而矮稈卻只有0.3到1米上下。粗略判斷,劉仁勝所種“萊農14”矮稈比例高達1/3左右。此外,倒伏、枯萎病以及畸形等劣種特徵,也在其中體現。
“看這樣的長勢,減産可能超過六成。”劉仁勝説。
實際上,由青島農業大學(原萊陽農學院)研發培育的玉米種“萊農14”,近年來在當地一直很受歡迎。“真正的‘萊農14'品質好、脫水好,且耐密植,抗病性佳。”作為“萊農14”兩大指定經銷商之一,連勝種業總經理夏連勝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是否是劉仁勝種植不善或連日的降水影響了玉米的長勢?劉家村村委主任劉慶文告訴導報記者,該村“萊農14”種植戶都遭遇到類似的問題,而其他品種的玉米則長勢較好。劉家村村民信方紅和劉慶合等也證實了這一説法。
就在同一塊田地上,劉仁勝田東另一村民所種的“三百218”,長勢頗為喜人。而距劉家村一公里左右的周家村,有村民種植著從連勝種業購入的“萊農14”,也未遇上述問題。
此前不久,博興縣公安局一名民警嚮導報記者證實,當地公安部門曾扣押了博興金種子公司從魯農種業購進的約9000斤玉米種子。隨後,在將樣品送至北京農林科學院進行DNA鑒定後發現,所扣種子並非真正的“萊農14”。
同時,也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民警嚮導報記者證實,在問詢公司相關當事人後獲知,魯農種業銷售到高城鎮的“萊農14”約有3.8萬斤。若按照每畝地需5斤玉米種子計算,僅高城鎮一地,受害面積可能就高達76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