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圖為山東濱州市沾化縣馮家鎮李家村機械化棉花直播在進行。
本報記者 王東生 簡承淵 文/圖
前不久,記者在農業部召開的“全國農機農藝技術融合——機採棉暨麥棉輪作示範區建設現場會”了解到,山東黃河三角洲是典型的鹽鹼土壤,濱州市沾化縣馮家鎮李家村麥棉輪作示範區通過農機農藝融合,實現鹽鹼地上麥棉一年兩作,既創新了耕作制度,又取得顯著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按照麥棉輪作一年兩熟種植模式,依託“渤海糧倉”計劃項目,在示範區內開展了麥棉輪作機械化試驗示範,探索環渤海地區麥棉輪作機械化生産技術模式。2012年10月,李家村秋季棉花收穫後,示範區採取秸稈機械粉碎還田、清理、整地等措施,種植中國科學院院士、農科院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培育的耐旱、抗鹽鹼小麥品種“小偃—60”、“小偃—81”和青島農業大學培育的“青麥6號”等冬小麥。這些品種具有耐鹽鹼、晚種不晚熟、穩産等特點,今年麥收後測産平均單産達到328公斤,高的410公斤。在小麥收穫同時,示範區採取機械化直播、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等方式,緊接著又種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棉花科研所喻樹迅研究員培育的短季節棉“中棉—50”,並試種一部分“中棉—64”,成功實現小麥棉花一年兩熟輪作種植。據介紹,示範區可輻射帶動周邊縣市100萬畝。
麥棉輪作可使棉區一年一熟變為棉花、小麥輪作一年兩熟,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土地産出率,有效增加農民收入。輪作後棉花種植向後延遲到小麥收穫,其地表積溫和墑情大大改變,短季節棉種植不再需要地膜覆蓋,節約了農民地膜投入。輪作後小麥、棉花的病蟲害相互抑制,減少病蟲害發生,有利於小麥和棉花高産。
麥棉輪作較好地解決了棉區糧棉爭地矛盾,在穩定棉花種植面積的同時,可有效增加糧食種植面積,成為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的重要保障,對於確保糧食安全和棉花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麥棉輪作後,由於棉花播種不再採用地膜,減少了地膜對土壤的危害,有利於保護土壤環境,符合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的要求。同時麥棉輪作後,由於小麥、棉花病蟲害的相互抑制,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降低農藥使用量,減少土壤環境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在現場記者看到,小麥剛割完,緊緊跟進的是國産、進口棉花直播機和移栽機。直播機經過之處,行行棉籽已撒播入地;移栽機駛過,棉苗成行成列,而且水肥也伴著小苗均勻撒下。對這項耕作制度變革後能實現一熟變兩熟,專家、推廣人員和農民都挺認可。更為驚喜的還是農民,一季麥子,一季棉花,以後靠種田就有望實現收入翻番,讓他們內心充滿憧憬。
喻樹迅院士在現場説:“在新疆畝均覆膜要50斤,山東一般也在15~20斤,能回收上來的畢竟是少量的。如果不能有效回收,按現在覆膜量計,再過10年、20年子孫恐怕就‘無地'可種了。隨著勞力大量外出,如果不能實現棉花組織化、規模化種植,不能實現機械化採摘,種棉人就會越來越少。濱州實現種植一季變兩季,對促進糧棉雙豐收,發展糧食生産,減少環境污染具有很重要的示範和帶動效應。”
李振聲院士也提到,通過農機農藝融合在鹽鹼地上開展麥棉一年兩作機械化試驗示範,是耕作制度的創新。它將有效地提高黃河三角洲地區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對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現代農業,突破資源約束,保障糧棉增産、農民增收、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和實施“渤海糧倉”計劃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