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天然油脂有很多種,除了味道和口感之外,營養上的差異主要在於,其中各種脂肪酸的比例不同。這些脂肪酸按照其結構,大致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這三大類。在多不飽和脂肪酸當中,還分成兩個類別,一個叫做歐米伽3系列,一個叫做歐米伽6系列。其中歐米伽3系列的代表物質是ALA、DHA和EPA。歐米伽6系列的代表物質是亞油酸。
首先,許多油脂雖然名字不同,其實脂肪酸構成差不多。比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子油類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稻米油)類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欖油類似;亞麻籽油和紫蘇籽油類似等。如果要換着吃油,應該按照脂肪酸構成不同的品種來換,比如葵花子油和花生油替換,茶籽油和亞麻籽油替換等。
其次,要考慮烹調時的加熱溫度。一般來説,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耐熱性較差,所以含歐米伽6脂肪酸非常多的油脂,均不適合炒菜。
單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是:茶籽油(75%以上油酸),橄欖油、杏仁油和澳洲堅果油(70%以上油酸),低芥酸菜籽油(也叫芥花油,60%以上油酸),花生油和芝麻油(約40%油酸)。雞鴨油和豬油中也含有40%以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
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油就不多了,它們是:亞麻籽油、火麻油和紫蘇籽油、魚油。含有大量歐米伽6脂肪酸,同時含有少量歐米伽3脂肪酸的油脂有:月見草油、大豆油和松子油。
中國人炒菜用那麼多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子油,其實比較令人擔心。大量歐米伽6脂肪酸可能促進炎症反應,而容易氧化更是它的致命麻煩。最新研究證明,膳食中亞油酸比例過大,有可能升高冠心病風險,其機制可能與亞油酸的氧化有關。因此,對中國人來説,日常烹調相對較為理想的炒菜油,應該是茶籽油、精煉橄欖油、花生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