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李偉
通常蔬菜大棚後面四五米的地塊,由於後墻遮陰,常年閒置,造成土地資源浪費。近年來,一種陰陽棚開始逐漸興起:就是在傳統大棚的北側,共用後墻,增加一個同長度但採光面朝北的棚,兩者共同形成陰陽棚。採光面向陽的稱為陽棚,採光面背陽的稱為陰棚。
萊蕪市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明利借鑒陰陽棚的建造思路,結合合作社的種植模式,實現多種蔬菜種植同時種植,提高了種植效益。
11月25日,記者在合作社的基地裏見到了今年6月份新建的陰陽棚。在5米高的鋼架大棚北面,再建一個朝向北面的陰棚,兩個棚公用一堵後墻。冬季陽棚覆蓋草苫,陰棚的則屬於冷棚。
據陳明利介紹,今年7月初,陽棚種植了一茬甘藍,收入2萬元。陰棚裏種植了一茬芹菜,收入5萬多。目前,陽棚裏的第二茬黃瓜已經定植完成,陰棚裏的菠菜也播種半個多月。通常,冬春季節,陰棚可以種植菠菜等耐低溫蔬菜,夏秋季節種植喜冷涼的品種。
“7月初種植芹菜,我們看準的是中秋、國慶兩節的市場。但芹菜喜冷涼,夏季光照強,氣溫高,不適和芹菜生長。據測量,夏季陰棚溫度要比陽棚低1.5-2℃,陰棚長出的芹菜品質和口感高於普通地塊種植的。”陳明利説。炎炎夏日,利用陰棚種植芹菜,保證了芹菜的正常生長和質量,提高了種植效益。
“陰陽棚能充分利用陽棚後面的空間,共用一堵墻,節省建造成本。在冬天,由於有了陰棚的遮擋,陽棚的溫度也會提高。”陳明利道出了陰陽棚的好處。
圖為萊蕪市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造的陰陽棚已經開始種植第二茬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