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侯蓉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與大熊貓結緣。由於在大熊貓繁育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大熊貓粉絲都親切地稱她為“熊貓媽媽”。擔任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把守護大熊貓的情懷融入到代表的履職之中。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與大熊貓(圖片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提供)
如何在科研工作之外,當好人大代表?侯蓉這些年一直帶著科研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去完成議案。最典型的例子是,她從專業的角度,連續多年提出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議案,兩次被大會主席團作為正式議案處理,努力促成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訂,相關建議最終被採納。
今年,侯蓉將繼續完善關於大熊貓國家公園立法的議案,她希望在這個任期內能夠交出一份有質量、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把議案當成課題去研究
“我是做科研的,對立法相關的問題非常陌生,剛開始做代表的時候不知道從哪個角度來做,這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侯蓉認為,做好代表工作和科研一樣沒有捷徑,她把做學問、做研究的嚴謹性、科學性都用在了議案的準備上,“我把議案都當成課題去研究。”
回想推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的過程,侯蓉感慨萬千。“花了很多心思,查閱了很多資料,去國家林業局座談,跟同行、專家反復交流意見。”侯蓉説,“我沒有做代表的時候,不會用代表的身份去考慮問題。但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會從社會各個層面去理解。基於對動物保護的一些經驗,我覺得自己有責任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提出一些建議,反映一些問題。”
把議案當成課題去研究,每次外出開會、調研侯蓉都會隨身攜帶專業書籍,方便隨時學習。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她隨身帶了《國家公園一探索中國之路》一書。在侯蓉看來,這是一本內容詳實、實用便捷的工具書,從這本書中她能夠讀到國外國家公園建設的相關知識。
“這些年,我跑了好多國家和地方,從最發達的地方到最落後、最偏遠的地方。自然保護區和生態保護最薄弱的地方都去過了。向世界各地學習國家公園的保護工作到底該怎麼做?我們還邀請了加拿大國家公園管理專家來分享,借鑒其優秀的管理經驗。”侯蓉説,“對於全球各地的方法,會充分了解、充分吸納,更要結合中國的實際,不能照搬國外的東西。兩者結合起來,才可以做一個比較好的議案。”
建議加快大熊貓國家公園立法
自2017年《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印發以來,相關工作一直備受關注。大熊貓國家公園承擔強化以大熊貓為核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探索可持續的社區發展機制、構建生態保護運行機制、開展生態體驗和科普宣教等五個方面重點任務,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局面。
據悉,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涉及四川、陜西、甘肅三省12個市(州)、29個縣(市、區),總面積27134平方公里,其中大熊貓棲息地面積18150平方公里,分佈有野生大熊貓1614隻,分別佔全國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和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的70.66%和86.59%。侯蓉期待在這屆任期內,能夠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立法工作做出一些貢獻。
“為什麼要提這個呢?因為國家公園不是城市公園,也不完全是保護區或風景區,而是以保護為主,兼顧教育科研,以及為公眾提供有限制的休憩遊覽場所。”侯蓉説,“設立國家公園在我國的相關工作才剛起步,希望國家能為國家公園立法,明確國家公園的成立條件、目標和管理方式,為國家公園的建設發展保駕護航。”
“大熊貓有作為旗艦物種的獨特地位,保護大熊貓就如同撐起了無形的保護傘,庇護了其他眾多的瀕危野生動物和珍惜物種。這也是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侯蓉看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立對有效保護世界最珍稀物種、實現大熊貓穩定繁衍生息,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創新自然資源保護管理體制,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這代人的努力
做了代表以後,侯蓉多了一份責任,會不自覺地把代表的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會順理成章地思考如何推動我國的自然保護,怎麼對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做一點貢獻。
為盡好代表的責任,一方面,侯蓉不斷加強學習與人大代表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增強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各項建議提案站位高、措施實,真正造福於民。
另一方面,侯蓉在繁重的科研工作外,廣泛聽取行業內專家的意見,認真閱讀每一篇來信,她希望自己的議案能夠更專業、更全面反映社會各界的聲音。
“我就是想認認真真把議案做好,能夠為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立法做一點貢獻。”侯蓉告訴記者,擔任人大代表之初,自己曾向母校四川農業大學一位老代表請教,“老師告訴我,做代表要説真話、反映真實的社情民意、自覺的遵紀守法,這三點至今都對我有很深的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中)與科研人員交流(圖片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提供)
在採訪中,侯蓉多次表示,僅靠科研人員和野生動物保護機構不足以拯救瀕危物種。因此,自然教育才被世界公認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也只有通過教育的方式,鼓勵廣大公眾的參與及日常行為的改變,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環境。比如説,在生活中我們儘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真正的讓人們把一些喜愛轉化為對環境和動物的保護行為,哪怕是舉手之勞,對環境來説也是意義重大。
“作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內涵、最具潛力的野生保護動物的文化品牌大IP,大熊貓是各國人民友好情誼的使者。”侯蓉説,希望更多的人帶著對大熊貓的喜愛,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蘋果IOS
安卓
我有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