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6日,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系列活動在北京陸續展開。如何將大熊貓文化更好地傳播,也是許多專業人士關心的問題。8月23日,分管熊貓頻道的央視網副總經理羅琴接受專訪時表示,通過熊貓宣傳中國文化,要講究“潤物細無聲”。
熊貓頻道自2013年開辦以來,很快受到熊貓粉絲的喜愛,各種關於熊貓的精彩視頻總是會撓到熊貓迷心中那個點。羅琴説,中國人、外國人對大熊貓均非常喜愛,據201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熊貓超越長城、故宮、功夫,成為國外民眾感知中國的最重要的品牌形象。因此,利用蓬勃興起的互聯網平臺對熊貓進行傳播的熊貓頻道應運而生。
央視網副總經理羅琴
羅琴表示,目前熊貓頻道通過21路高清攝像機信號,全天24小時觀察熊貓的生活起居,然後把慢直播流信號源精切成精彩片段來播放。很多網友喜歡這樣自然地觀察,但也有可能産生審美疲勞,“從網友接受度來説,講故事是傳播的一個重要手段”。
“傳遞中國文化當然是我們的核心要義,但近年來外宣講究’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羅琴表示,純粹的熊貓形象出現在國外觀眾面前,它本身的動物體態、黑白體態,就已經是中國的“太極文化”、“哲學思想”有形無形的體現,它看起來憨態可掬,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裏最本真的東西,超越了現實和歷史。
“看到熊貓就能想到它出生在中國,看到熊貓的黑白就想到中華文化,甚至想到功夫,也是中國文化向外傳遞的比較純真自然的手法,更何況我們會有源源不斷的故事,來展現它的食物、它和飼養員的關係,也從側面折射出中國人的生活狀態,中國政府對自然和動物的態度”,羅琴説,就從熊貓的恒溫恒濕的圈舍,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的發展。
“不能刻意給熊貓身上強加訴求,交往需要相互的認同和了解,需要像水一樣的涓涓細流,用潤物無聲的方式來達成。”如何把熊貓文化宣傳得更好?對此羅琴表示,“我們很多時候講故事的手段太過於硬,要讓宣傳變成講故事,其次把故事講得有趣,再其次把故事講得直抵人心,來拋開文化的差異,讓人能接受。”羅琴説,熊貓頻道目前離設想與目標還差得比較遠,正在逐漸摸索,努力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蘋果IOS
安卓
我有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