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紅外相機捕捉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來源: 央視網熊貓頻道 時間:2018年03月30日 15:15 字號: A A+

2018年3月12日紅外拍攝到的大熊貓

2018年3月12日紅外拍攝到的大熊貓

  3月27日,四川省都江堰市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龍池保護站工作人員按照站點巡護監測要求,開展了2018年第一次紅外線相機監測工作。工作人員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安置在海拔2600—2800米的多個動物補水點的紅外線相機均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取食、飲水、洗澡、漫步、休息時的影像,共收集到拍攝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的150余張珍貴視頻和照片資料。除此之外,紅外相機還監拍到羚牛、金絲猴、林麝、紅腹角雉、雪雉、野豬等其他珍稀野生動物照片100余張。

  野生大熊貓再次出沒都江堰保護區,給大熊貓野保工作者們帶來驚喜。早在1953年,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一隻野生大熊貓就出現在都江堰市玉堂鎮。根據科考數據顯示,在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目前依然有14隻野生大熊貓與都江堰人做“鄰居”。

2018年12月9日紅外拍攝到的大熊貓

2018年12月9日紅外拍攝到的大熊貓

  據保護區龍池保護站站長朱大海介紹,2018年第一季度收集到的紅外監測數據十分豐富,珍稀野生動物出現十分頻繁,側面反映出都江堰市的生態狀況越來越好。保護區通過加大日常巡護工作減少人為干擾,同時不斷開展科研合作項目,引進先進手段,有效地保護生態資源,動物數量不斷增加,為生活在都江堰市的珍稀動植物們提供了長效的生態家園。

  從本次收集的視頻和照片資料可以看出,野生動物對補水點的利用非常頻繁,充分體現保護區管理局補水點建設項目成效顯著,同時也為今後的保護管理工作提供很好的科學依據。紅外線相機拍攝的補水點位共有6個,是2015年6月保護區管理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開展實施的保護區熊貓活動關鍵區動物補水點建設及後續監測項目。該項目的實施,有效彌補了因震後地面開裂滲漏及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導致的地面阻斷,出現的水源乾涸情況,從而改善大熊貓及其同域物種的棲息地質量,保證了動物正常生活所需的水源。同時,通過後續跟蹤監測,重點觀察野生動物對飲水點的利用情況,評價項目活動的實際效能,為受損棲息地的保護性人工干預工作探索提供了科學思路。

收藏
下載客戶端

蘋果IOS

安卓

iPanda熊貓頻道官方APP

iPanda熊貓頻道微信公眾號

iPanda熊貓頻道官方微博

860010-1159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