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10月27日下午14點,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張頤武做客復興論壇與您在線暢聊“文化體制改革”,解讀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文化課題的探討。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18日在北京閉幕。十七大以來,中共首次將“文化”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大眾文化與傳媒、文化理論、8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和電影。近年來,張頤武一直專注于對全球化和市場化激變中的中國大眾文化和文學的研究,並對處於轉型時期的中國當代文化作出了豐富而重要的闡述。
張頤武:文化體制改革當然不是像這位網友想的這樣的簡單。改革不是“砸爛”,而是充分認識到文化發展對於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對於文化體制不適應今天的新的發展狀況的部分進行的改革,最終是為了文化的發展,“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也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讓文化發展和整個社會發展的狀況相適應。最終建設一個“文化強國”。這裡其實是更好地分清由政府和社會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由文化産業提供的市場化的文化服務,激活整個文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張頤武:這在《決定》中已經有了相當全面的論述。文化體制的改革就是要讓我們的整個社會的體制機制更好地適應在今天的歷史條件下文化的發展的需要。理順體制機制,既要對於文化發展的路徑有全方位的認識,也要對於當下的出現的一些不適應今天中國的狀況的問題有深刻認識和具體的解決辦法。 首先,文化發展需要人才的保證,沒有在藝術創造、管理經營、創意策劃和跨學科的人才的涌現,文化發展就難以持續。因此,改革體制,就是為人才的涌現創造條件。 第二,文化發展的標誌就是文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的展現,這需要有優秀的作品的出現。無論是為人們做好文化服務,還是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或是文化“走出去”都需要有好作品,有好項目才可能實現。體制改革也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做出的努力。今天看文化體制改革還在探索之中。
張頤武:這次全會凸顯了文化發展對於整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顯示了中國社會面對未來長遠發展的新的視角和新的戰略。全會將文化問題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從今天看來中國的未來發展,中國崛起的歷史進程都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也需要更多的文化的指引和激勵。三十年來,中國有了巨大的發展,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有了堅實的基礎。在奧運和世博之後,我們已經在一個新的平臺上,面臨著新的機會和挑戰,在這裡,文化已經成為迎接未來機遇和挑戰的關鍵。民族的復興也需要中國文化的復興的引領和提升。決定正是在文化問題上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也為今後十年的文化發展明確了目標和方向。魯迅先生1908年曾經認為中國文化的未來理想是“取今復古,別立新宗”,今天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一目標實現的現實性。
張頤武:如何找到一個焦點,如何確立一個重點,如何打造一個品牌,如何創出一個境界,實現城市價值的全面提升就是格外現實的挑戰。 這需要的首先是對於自己的城市的定位的精確的理解,對於城市的最具象徵意義的方面的精確的把握。 其次,文化積澱的發掘和創意結合是必由之路。積澱來自歷史,創意著眼未來;文化回溯創意前瞻 ;文化惠及眾生,創意引發前行。通過創意街市,創意生活提升城市的品格,通過動漫、格子店、時尚設計等方面的突破尋找新的增長點和集聚點是文化發展的至關重要的方面。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創意的年輕人才的崛起,也能夠吸引年輕的群體參與到城市的發展之中。 再次,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文化發展的路徑和模式。現在依賴微博和手機等平臺的營銷和宣傳往往超越了傳統的紙媒和電子媒體,形成了具有巨大影響的關鍵性的媒介。現在任何地方性的事件都可能是全國性的,隨時隨地地通過新媒體的運作來切入當下的生活,讓自己的區域能夠通過虛擬的空間得到更加迅速深入的傳播是城市發展的題中應有之意。
張頤武:電影一方面已經有了相當活躍的市場,去年的票房更已經突破一百億,也確實有不少有影響的電影。而觀眾近電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習慣。這無疑是積極的。是“大片”將近十年的發展帶來的成果,還是有相當價值的。雖然存在不少爭議,相當多的觀眾對於“大片”還是認可的。也確實有不少好作品。當然另一方面也確實存在這位網友過詬病的問題。中國電影現在每年的産量達到4百多部,其中很多都沒有和觀眾見面,有些質量確實很不行。 電影現在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一是從前年和去年來看,電影觀眾原來集中在大城市,現在開始向中小城市擴展,電影的票房仍然顯示出上升的勢頭。看電影成為習慣。二是現在觀影的方式也在變化,網絡的觀看開始普及,原來的看碟的傳統逐漸消退。 電影的發展現在其實有極大的機會。當然一要改變過度依賴大片、大導演的局面。現在其實有些電影很不錯,但沒有大導演的號召力就難以找到觀眾。二要多出真正的好作品。這都不容易,但都需要堅韌的努力。
張頤武:這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隨著一般公眾的溫飽已經解決(當然對於還存在的貧困現象要有最大的關切),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的重心,文化消費也成為我們消費的重要部分。文化體制改革,就是要讓普通人享有更好的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增加對於社會的認同感。文化化人,它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建設“文化強國”,就是要讓普通人享有更美好的文化生活。
張頤武:當然客觀地説也還是有不少好作品的。就是“穿越”等類型,也還是有相當多的有意思的作品。尤其有一些類型也還是相當成熟的。如諜戰,家庭倫理等。但確實也有大量的缺少原創,盲目跟風的作品。這還需要長期的努力,一是要對觀眾的需求更理解,二是要對於社會生活更理解。要堅定地追求原創,也要在體制機制方面為追求原創創造條件。
張頤武:當然,一是要活化,讓人們真的用起來,二是要推廣,讓這些文化設施廣為人知。三是要提升,讓這些文化設施不斷更新,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
張頤武:當然一方面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對於這些現象有批評、監管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説娛樂節目就都是娛樂至死,還是有不少形式獨特,受到公眾認可,價值觀正面積極的娛樂節目。這些節目對於調劑生活,寓教于樂都有作用。
張頤武:今天的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在這樣一個時期,各種利益關係在不斷地進行調整,人們的價值觀和對於事物的判斷、評價標準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的浮躁風氣必然會對學界産生影響。同時,學界本身也正步入打破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變革時期,尚有一些制度和規範待商榷、待完善。 不過,説到底,學風問題本質上還是人性使然。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有心術不正的人,學界也不能例外。當然,對學風不正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要分層次來講。 第一個層面是學術失范,涉及治學的規範問題。其實,中國的學術規範是這些年來才開始強調和建立。改革開放之前,國內學界相對比較封閉,對國際上學術共同體的一些規範和共識還不太清楚,過去學者寫文章甚至以沒有註釋為榮,因此現在及以前的幾代學人在學術規範上大多是有“原錯”的。 第二個層面是學術不端,包括抄襲、剽竊等; 第三個層面則是學術腐敗,如權學交易、利學交易等。這兩個層面涉及的不只是規範問題,而是已經觸及到學術價值、學術道德的底線,沒有任何辯護的餘地。今天,公眾對此的監督力度在不斷加大,學界也一再在強調要採取“零容忍”的態度。
張頤武:這些發展都有重大的意義。一方面作為個人的信息平臺,微博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人們,尤其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開始越過傳統媒體或新媒體的其他方式,依賴微博來接受信息,因此也深受微博中的報道和觀點的影響。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個人直擊信息,進行報道和參與社會生活的主要渠道。同時它在具有媒體功能的同時,還兼有社交網絡的功能,它所具有的瀰漫式的傳播的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點都讓人著迷。微博對於年輕人來説已經逐步像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一樣成為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像任何新的事物一樣,微博也是雙面刃。微博上每個人都是發佈者,就沒有了傳統媒體的“守門人”,而且微博的門檻很低,只需要140個字就可以了。同時微博裏有大量的匿名的人群,他們發佈的信息往往和他們的身份一樣無法證實。於是微博從開始時,虛假信息就一直是一個被人詬病的方面。有些時候,一些人為了博取粉絲或為了商業目的或為了一些難以為外人明了的目標而製造虛假信息。而與此同時,微博由於其短小精悍,往往需要強化論點而缺少論證。往往需要情緒化的語言打動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討論,尤其匿名的更無須承擔任何責任,這造成微博裏罵聲一片,客觀理性的意見往往受到忽視或蔑視。而極端的意見更加極端的傾向。這就使得整個虛擬社會中的言論趨於不同的極端,而複雜的觀點難以展開的狀態。於是扣帽子多於作討論,罵人多於説問題的現象有蔓延的趨勢。這些當然仍然是可控的,但也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和關切。
張頤武:目前中國文化“走出去”尚存在嚴峻的挑戰,而挑戰也是機遇。 今天對於全球來説,中國的發展其實是正是世界的機會,這個新的形象一面需要對於我們的經典的文化的時時的弘揚和推介,對於中國的基本價值觀的堅持和弘揚,另一面也同樣需要中國大眾文化的新的全球性的展開。但我們大家往往一談起文化的“走出去”就僅僅想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卻往往忽略我們現實的“大眾文化”其實也是“中國製造”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所展開的積極面也可以被世界所接受和喜愛。我們的“中國夢”既是我們的夢,也應該成為他人的發展機會和可能。這也應該成為文化“走出去”的另外一個關鍵。打造“魅力中國”,既要吸引對於中國古代文化有興趣的人們,也要吸引對於中國的大眾文化感興趣的人們。“文化中國”不僅僅包含“傳統文化中國”和“精英文化中國”而且也包括一個“大眾文化中國”。當然對於大眾文化的消極性和低俗化的關切和警覺也必然地是我們的責任的一個部分。創造一個“魅力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發展,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已經成為當下的時代要求。實現這一要求,需要政府、民間、媒體和海外華人以及熱愛和關切中華文化發展的全球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看到,在文化“走出去”的持續的努力中,一個中國文化的全球傳播時代正在來臨。魯迅先生在1908年所期望的未來中國文化“內之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外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的理想正在現實中展開。
張頤武: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房價是另外的問題,也和文化有關聯,但不能説是直接發生作用。
張頤武:當然五四精神是我們的重要的而且關鍵的文化的資源,我我們要銘記和發揚,但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歷史條件,要在今天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
張頤武:大學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的力量。大學為文化發展準備人才,大學的人文和社會學科為文化發展提供理論和知識的支持,而大學的多學科的特點更為文化發展提供科技和各種專業的支持。大學也能夠在教育的過程中體現文化的力量和影響。今天我們需要大學不僅僅傳授知識,而且為學生帶來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的土壤,也需要讓學生有深厚的人文和社會的素養。這就需要更多地鼓勵創新的文化精神,更多地傳承傳統文化,吸取一切前人的經驗,進行自己的文化創造。
張頤武:文化産業要的是大投入大産出,創意産業要的是小投入大産出。當然,大投入很容易低産出,小投入也可能根本無産出。文化創意産業的風險還是很大的。但從一個國家到一個城市,魅力的展開就得靠文化創意産業。現在我們各個城市都意識到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己經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地方,更想以此作為突破發展瓶頸,創造第二波發展的動力。大家都想從文化裏發現新的未來和展示自己的魅力。 但從我們目前的情勢看,大家對於發展文化産業有辦法和能力,象建大型的文化空間,辦大型的節日,做大型的文化産業發展中心等等,我們都很有興致,這也容易顯示城市或區域的氣魄。發展文化産業往往把發展經濟的一套模式拿來用就行了,這也是輕車熟路的。但卻對於如何鼓動創意心中無數。其實創意是更加個人化的,更加自由自在的,需要很多不同的想象力和不同的管理模式和運作模式。同時也有較大的風險,可能投入十個計劃,只有一個成功。但這一個的成功的收益可能遠遠超過九個失敗的投入。所以它需要的不僅僅是政府的堅定的支持,還需要靈活的政策和機敏的反應,尤其需要大量年輕的,熟悉新的文化的創意人才。這就要求有新的思維和新的智慧。
張頤武:中國的當下文化面臨著許多嚴峻的挑戰,但也有著巨大的新的希望和可能。第一,年輕一代的價值觀發生了歷史性改變。被稱為“鳥巢一代”的中國的80後、90後出生的青年與前人相比,他們在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他們表現自我的想象力重於表現社會的生活;二是他們重視財富的分配重於重視財富的積累;三是他們關注人類的普遍問題重於關注中國的特殊問題。也就是説,中國的年輕一代們的價值觀念已經發生了歷史性改變,一方面他們將來會有更強的國際觀念和視角以及更好的修養,同時他們有很多的弱點,如焦躁、發火和網上罵人等;另一方面他們所擁有的表現平臺是以往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而這就使沒有機會的年輕人在今天會有很大的機會在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同時改變這個世界。第二,中國復興需要的文化根基已經確立。在現代化進程中,有些人覺得傳統文化是阻礙我們的力量,但實際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國綜合實力的提升,我們正在努力尋找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熱、漢服熱,讀經熱的出現正説明了這點。因此,我們需要用我們所具有的豐富的文化資源來重建我們價值觀的根基。這就要求我們一是在社會價值和公共生活的大方向上有精神的高遠追求,有切實和具體的文化氛圍。二是回應公眾對於文化生活的更高的要求和精神上的多元的需要,為社會提供更為豐富的文化資源,也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具有高度價值的文化資源。
登錄 | 註冊用戶名: | 退出